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哈哈哈,大明 > 第75 章 原来书读的不对

第75 章 原来书读的不对(1 / 2)

“记住了,它的名字叫大学士!”

屋里光脑袋排排坐,余令换了长衫,手拿摺扇,喝一杯酒,对著坐著的人就是一枪。

屋里乌烟瘴气。

黑火药就这点不好,烟大,可余令却对那硫磺之气格外的著迷。

每开一枪,坐在尊位上的钱谦益手就抖一下。

他不明大明军器,但他懂余令这是在泄恨,拿著建奴泄恨。

可他不懂余令为什么哭。

他也不知道余令是想到了什么伤心事!

赵士楨口口声声说铁珠用这么多浪费,可他给自己的却是满满当当,像极了自己离家前不断往车里装吃食的老父。

青衫点点血跡如朵朵梅......

他面前的人如假山上活水的泉眼,身上是莲蓬般的孔洞,血顺著孔洞往外淌。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烛火点燃……

客厅中堂寓意著步步高升、正气浩然的下山虎巨大掛画隨风而动。

摇曳不定的火焰在墙上投射出虎影。

执刀而立余令的身影和其並立!

钱谦益看著,望著,他觉得此刻的余令才是真的余令。

杀人的余令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不晚,还来得及。

可望著如今的大明,余令才知道如今的大明烂到什么地步。

先前自己把“梃击案”当一个猎奇的故事听。

如今这群人在这里要进行杀戮,都过了这么久了.....

城卫没来,衙役没来,就连东厂和锦衣卫也没人来。

余令算是明白万历为什么要和稀泥了。

他不是不想管,也不是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做这些事情,这也根本不是什么悬案。

是他根本就管不了!

玄武门之战还有开门的常何,这大明的宫城门会自己开,再往后城门也会自己开。

那群人敢把手持木棒的樵夫送到太子寢宫面前。

他们也敢把一个杀手送到皇帝的寢宫面前。

他们通过这件事在告诉皇帝,告诉太子,我们做了,你奈我何

自己是皇帝钦点的。

他们通过这件事告诉余令,也告诉宫里的他......

你提拔起来的人,我们想让他死,他就得乖乖的死。

“脑袋全部砍下,然后收拾院子!”

宅院有了热乎劲,钱谦益望著有说有笑收拾著尸体的余家护卫。

他觉得余令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复杂。

“你到底杀了多少人”

余令认真的想了想,认真道:

“我其实不是一个嗜杀之人,其实我也没杀多少人,死在我手上的不多。”

“因你而死的人很多是吧!”

余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个余令没算过,反正是挺多的。

可余令从未觉得自己是错的,如若不然死的就是自己全家了。

望著不说话的余令,钱谦益忍不住道:“圣人没教过!”

“教了!”

“没有!”

“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圣人还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吕氏春秋》也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圣人没教你杀人!”

“教了!”

“哪本书,哪句话!”

余令大吼声道:“君子不器,器是物,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修的人心,是守心之道!”

“你理解错了!”

余令说著突然嘆了口气,喃喃道:

“是啊,我错了,只领悟了一种!”

“我这个圣人子弟丟人了,不但不会六御,举国门之关也做不到了,只会耍长刀,丟他老人家的人!”

钱谦益闻言骇然道:

“守心,你听我说……”

余令摆摆手,赶紧道:“我不听,不听,復圣顏渊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钱谦益闻言瞪大了双眼:“你的《论语》谁教的”

“我自学啊!”

余令没说假话,王先生只讲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都是余令自学的。

而且余令看的还是没注释的那种。

有注释的是学说,要拜师的。

宋代活字印刷虽降低了生產成本,但科举应试所需的经典註疏仍需手工抄写,每页价格可与黄金等价。

这个一点不夸张。

按理讲,认字之后四书五经都可以看的懂。

为什么那么多学子还在苦苦的拜师,拜名师,希望得到指点。

这其实就是学问。

不说圣人学问有多少家,就单单一本《尚书》就养出了三大家族。

分別为欧阳(高)、大夏侯(胜)、小夏侯(建)。

朱熹为什么在学子心中的地位高。

因为现在科举考试用的是他標准。

在他没有把这些“集大成”之前,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有数十种释义。

门户之见的“门户”就是宗派。

嫌弃文人吵架用来互相抨击对方学问的,因为门户之见,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集大成”之后朱熹的理学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和喜欢。

钱谦益如今听到余令自学《论语》,眼睛都要瞪出来了,怪不得余令总是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这怕是读书读的吧!

“你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