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906世纪历史课上的某个朝代何其相似?可在906世纪,因为时间间隔太过久远,历史课的内容也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品鉴,并不能代入甚至是感同身受。
可倘若906世纪历史课上的内容是某个时空真实发生的事,那么姜朝绵延的几千年国祚是否皆为虚幻?
苏真真见恨生一脸喜意地走过来,马上停下了脑海中的思绪。
“真真,出海最近的岛屿要一天一夜才能到,船家说一个人一两银子。”
苏真真身上倒还有钱,不过姜朝律法与外族来往者皆视为谋逆,按理来说这码头应该只是个摆设,怎么会有船只呢?
码头停靠着一艘小船,身后的汪洋大海,更衬得它渺小无比。
苏真真走上前去,“船家,你这儿每日生意如何?”
船家是个精明干练的老头子,穿着一身短打,外罩蓑衣,脚上蹬着一双草鞋,在这数九寒冬冻红了脸,张嘴说话时,热气一股股往外冒。
“贵人问的是什么生意?要是打捞海里鱼虾的生意,日日都有进项。若说这渡人往返的生意,两位贵人是今年第一次开张。”
苏真真很快提炼出了有用的信息,这么说来之前是有人乘船去过海外的,不用想,必定是宋安邦。
“船家,天这么冷,您还撑得了桨吗?这要是半路遇上风浪,咱们还能回来吗?”
船家几乎是用喊的,双手不停哈着热气,蓑衣下的身子颤颤巍巍。
“贵人放心,老朽撑的船从来没有翻过,也不会遇上风浪。”
天有不测风云,这老人家未免太过说大话了。
恨生见苏真真想出海,实在是不想扫了她的兴致,“真真,我学东西快,之前学做木匠就是。不如我先和老人家学学怎么撑船,等出了海,哪怕老人家体力不支或是遇到风浪,我们也能及时回返。”
两人离码头并不远,但恨生是轻声说的,毕竟这么明摆着不相信老人家手艺实在是太过失礼,但不知道为什么竟是一字不落全进了船家耳中。
“贵人,老朽的船只有老朽能撑,若真想出海便耽搁不得,晚了船就走不了了。”
恨生觉得这老人家太过危言耸听,只当他是为了赌气所说,说话也就没再收着音量。
“真真,海面上风平浪静,短时间应该不会有风浪。你看看接下来几天是否会刮风下雨,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即刻就出行。若是天气不好,我们在附近再寻访一下靠海吃饭的人家,看看他们家中有没有更大更牢固的船。”
对恨生而言,苏真真这阵子一直心情低落,不过是想出海而已,当然要尽可能满足人家的心愿。不过海上的事情马虎不得,要真遇上风浪,这艘小船怕是支撑不住。
“你这后生,到底坐不坐船?不坐船不要耽误贵人坐船,这里只有老朽我这一艘船,你便是翻遍天地也找不出第二艘来。”
船家依旧颤抖着身子哈着热气,看上去跟平常百姓无异。
恨生再好的涵养此刻也有些恼怒了,这船家为了赚取银钱竟然信口开河。
姜朝律法不可与外族来往,但动乱之前,大江是南北运输的重要交通航线,这里多的是以撑船为生的老百姓,怎么可能只有他一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