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不怕朱家那个长舌妇,反正这事她没有证据,我咬死不认就行。就是小雪,这孩子聪明,听了进去,心里不舒服怎么办?”
这么多年,俩人研究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了。
江涛摸着下巴想了想:“小孩子好哄,明天我给她做顿红烧肉,保管让她忘了这事。”
“行吗?”
隔天,林丽芬一个人在家里看孩子时,特地留意了一下江棠雪的反应。
这孩子记事了,没有出门,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
林丽芬得了空,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江棠雪的对面,试探的问了起来:“怎么不出去玩呢?”
江棠雪有些扭捏。
在林丽芬再三提问后,她撇着小嘴说道:“妈妈,如果我不是你生的,的名字有了小孩,是不是就不要我了?”
林丽芬心口一紧,把她抱在怀里:“怎么这么想呢,你是我孩子,当妈的怎么会不要自己孩子。你别听外面那些野孩子胡说八道。”
感受到江棠雪贴着她那处的湿润,林丽芬道:“小雪,你觉得怎么样的爹妈,算是对孩子好?”
江棠雪瓮声瓮气的说道:“爸爸妈妈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不打骂孩子,就是好。”
“那爸爸妈妈做到了吗?”
林丽芬问道:“你要不是我亲孩子,我干嘛对你这么好?”
母女两个正交心呢,江涛从外面回来。
“小雪,看爸爸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听到声音,江棠雪一扭头,就看到了江涛手里的五花肉。
“今晚爸爸给你做红烧肉,行不行?”
能隔三差五就吃顿肉的,江棠雪认识的人里,除了供销社主任家,就是他家了。
不,准确来说,就是她。
每次家里做了肉,林丽芬和江涛舍不得吃,最后都会进了她的小肚子里。
“好,爸爸我今天要吃的多多的。”
被红烧肉转移了注意力,江棠雪不在纠结自己是不是亲生的问题。
看着蹦蹦跳跳走远的小人儿,江棠雪从记忆中抽离。
一瞬间,很多人就能串在一起了。
先前,原主明明看到江涛做红烧肉,但记忆中却没有做法。
现在回看,这道菜,在原主记忆中的分量很重。它代表了一家人的喜怒哀乐。
“比赛已经开始十分钟了,二十一好选手还没有动静,是因为被勾起了她的烦心事?还是说她想不出一道合适的菜代表家?我们走近看看。”
主持人突然走到身边,江棠雪反应了过来。
“请问你为什么迟迟没有动手?”
江棠雪整理了一下心情,笑着回道:“这场比赛的主题是家。我爸爸也是做厨师的,从小我们吃他做的饭想法。刚刚我看到这个家字,脑袋里浮现出了很多家常菜的做法。我始终没有决定好到底做哪道菜,能符合家的预想。”
“那你现在有结论了吗?”
江棠雪斩钉截铁的拿起一块五花肉:“有了,我想到了一道能代表我家喜怒哀乐的菜品。”
看江棠雪有了干劲,主持人也不再打扰。默默退开,但她的关注,都集中在了江棠雪身上。
五花肉的做法,她现在已经是轻车驾熟。
等着肉炖煮的时间,江棠雪观察起了周围人的动作。
上一场比赛的前三名,是她今天最大的对手,当然也不排除出现一个黑马。
江棠雪先看向了赵宇华。
这一次,他是煲粥。
江棠雪注意了一下,他桌上的食材有黑糯米,绿豆、赤豆、扁豆、白扁豆、红枣、桃仁、花生、莲子、桂圆、松籽仁、山药、百合,枸杞子、芡实、薏仁米等多种料。
想来他煲的是八宝粥,八宝粥是传统节日食品。
很久以前,穷苦人家到了年底,会打扫家里,把家里陈旧的粮食拿出来清理。煮成一锅粥,后来就有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传统。
虽说都称为八宝粥,但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做法,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口味。赵宇华现在做的这个版本,是比较复杂的。
江棠雪以前也做过比这个更复杂的,还加入了补养食疗的药材。
正所谓一粥百吃。
比赛时间还有四十分钟,煮粥需要细功夫。赵宇华不断调整着火候。
视线从赵华宇身上移开,江棠雪寻找刘志文的身影。
角度不好,从江棠雪的位置,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环顾四周,她笑了笑。
或许是上一比赛,被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刺激到了。
这一场限制少了之后,各个师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菜品几乎没有重样。
时间到,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比赛进入尾声。
评委们走进赛场,按顺序进行品尝。
第一号选手做的是朴实无华的菜卷。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他叙述自己的故事:“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天天就是粗粮杂粮换着吃,年纪小,不懂事,闻着别人家的肉味香,也吵着让我娘做肉。”
这师傅看着有四十多岁了,算起来是三十年代生的。
那个时候,华国正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
家里拮据也是正常的。
“我娘买不起肉,就会去山上挖野菜,婆婆丁,苦菜,运气好的时候能挖到地罗,回家之后,用鸡蛋吵了给我们吃。那时候吃着比肉还香呢。”
观众和评委中,不少人和他的年纪差不多大,被他这么一说,也勾起了那个年代的回忆。
“是啊,风雨飘零的年代,吃饱肚子就不错了。那我们现在看看,一号选手,今天做了什么菜卷子,我们一起随他回味过去的时光。”
主持人说完,评委们开始品尝菜卷子。
做菜卷子,讲究的是皮越薄越好,这样蒸出来后,皮白透亮,味道丰富,入口的口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