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暗自揣度着,就见宋莲朝她看来,对她一笑,她下意识回之一笑。
笑容还没来得及收回,就看到地上那半人高的大缸,竟被宋莲单手提了起来,轻轻松松,毫不费力。
朱大媳妇表情龟裂。
刚升起的念头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外室?那个老爷会养一个能把自己单手提起来的外室?
眼看着宋莲一手拎一个大缸,朱大媳妇已经不知道该作什么表情。
倒不如说宋莲养外室更可信。
“你怎么了?”
朱家大嫂神魂归位,再没了探究的欲望,看着宋兰讪笑道:“没什么,就是好奇问问,我先去忙。”
说完便提起水桶匆匆离开。
宋兰不明所以,奇怪地摇摇头,继续做自己的事。
谢云昭三人抱着一大捆青蒿回来后没多久,等来了第一组摘花队伍——宋二郎夫妇。
两人都是一头的汗水,头发上沾着些草屑枝叶。
“秦娘子看看这样可行?”宋二郎将背上的背篓放下来,满脸笑意。
背篓里全是粒粒分明的槐米,他媳妇背篓里则是挑拣出来的槐花。
谢云昭翻看了几下,点点头:“可以。”
说完便将其倒进她先前准备好的布袋里称重。
“槐米二斤八两,槐花十一两。”
顾元瑾提笔在表格上记下。
宋二郎夫妇俩脸上带出喜色,背起背篓又匆匆离开。
两人刚离开,宋竹也端着簸箕过来。
谢云昭照例称重。
称好的槐花拿去煮,上山的队伍也陆陆续续回来,又很快离开。
院子里忙乱起来,叮呤咣啷,热火朝天。
一直忙到将近午时,才将所有的槐花槐米处理完。
他们都没怎么吃东西,肚子饿得直叫唤,累得有气无力,只想干完活儿回去煮饭吃。
谢云昭进屋拿着钱袋出来给大家结账。
众人各自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里看到惊讶——
竟然是按日结算。
今日他们都是抱着做白工的心态来的,听到有钱拿,心下激动的同时,其实也有过担忧,会不会是说的空话,毕竟他们这么多人,得要不少的钱。
而且顾家还欠着债,换做他们,是绝对舍不得给这么多钱的。
直到看到顾家小子认真记下他们每个人的劳动成果,才稍稍放心,至少是个态度,让他们心里有个盼头。
却没想到这钱竟然是当天结算。
捧着一把叮当作响的铜钱,一群人当即是肚子也不觉得饿了,只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今日辛苦各位了,大家回去好好歇息歇息,明日还要再麻烦大家。”谢云昭说道。
众人忙摆手。
“秦娘子这说的啥话,哪里当得起麻烦二字,当是我们感谢秦娘子慷慨才是。”
“是啊是啊,都是乡亲,帮忙都是应该的,秦娘子给了钱,那就不是帮忙了嘛,怎好再说麻烦。”
“这活儿一点都不累,比我下地轻松多了。”
谢云昭一笑,还是提醒了一句:“今日就不要再上山了,槐花槐米隔了夜就不好,我不收的。”
这话一出,打量着吃过饭再上山的几人不由歇了心思,各自告辞回家。
刘二郎夫妇俩眉开眼笑走在回家路上。
“我昨日答应来,你还不乐意呢,怎么着,明日还去不去了?”刘二媳妇嘴边噙着笑,斜眼看刘二郎。
刘二郎嘿嘿直笑:“今日我这不是跟着你来了嘛,以后都听你的。”
刘二媳妇哼了声,摸着怀里的一百多文钱,眯眼笑起来,感叹道:“这秦小娘子真是厚道人,和他们说的根本不一样。”
刘二郎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周家婶子那张嘴,一句话到她嘴里能变成十句话,根本辩不出哪句真哪句假,偏还不少人听过就信。”
他说着有些心虚,他自己也信了,不过他可没像那些人一样四处嚼舌根,只在心里嚼念罢了。
“我觉得秦小娘子……”
刘二郎转头和媳妇说话,不想拐个弯差点迎面撞上个人。
定睛一看,却是周家大郎。
“你们这是打哪儿回来?”周大郎扛着锄头和他们打招呼。
刘二郎笑道:“从顾家回来的。”
“顾家?”周大郎惊讶道:“她们也请你们帮忙了?”
“是啊,也请你们了?你们怎的没去?”刘二郎回道,说着说着忍不住得意起来:“你们不去可亏大了,啊——”
腰间被猛地袭击,刘二郎痛呼一声,停下话头,恼怒又不解地看向他媳妇:“你这是——”
刘二媳妇用力掐住他胳膊,阻断了他的话,对周大郎笑道:“家里还有事,我们先走了。”
说罢便拉着刘二郎快步离开。
留下周大郎在原地莫名其妙。
“你这是干什么?”
被掐得生疼的刘二郎忍不住怒道。
刘二媳妇回头看了眼,见看不到周大郎的身影了,才用力打了刘二郎几下,恨铁不成钢:“你跟他说这些干什么?让他知道咱摘槐花还有钱拿,这活计还有咱的份儿吗?本来就没几株槐树,明天还要跟田家的朱家的抢,你让他知道了,我们不是更要少赚了?”
刘二郎这才恍然,挠了挠被掐疼的胳膊,讪笑道:“是我没想到这茬,还是你聪明。”
刘二媳妇剜了他一眼:“他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听信谣言瞧不起秦小娘子,若是知道有钱拿,怕是得立马扒上去。”
刘二郎不敢说话,只得连连点头。
与王家相隔不远的朱家也在说同样的事,朱家妯娌两个一回去就迫不及待地将事情和家里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