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元朝统治虽已摇摇欲坠,却仍牢牢掌控关键军事节点与交通命脉。
构建起“北方核心区+南方战略支点+跨区域预备队”的防御网络。
北方中枢。
元大都驻守元顺帝直属禁军8万,含2万精锐怯薛军;汴梁屯扎元军8万,预留2万机动部队;太原部署元军5万,同样预留2万机动部队。
三地互为犄角,稳固北方统治根基,可协同对抗北方红巾军。
南方支点。
武昌由汝阳王府镇守,除6万元军外,另有1万“江湖死士”,扬州驻有元军水师3万,杭州屯兵4万,重庆驻军2万。
跨区域预备队,河南、湖北各部署5万机动骑兵,以探马赤军为主,作为战略预备队。
因元蒙统治腐朽,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反元势力已成燎原之势。
北方红巾军拥众15万,南方红巾军亦有15万之师;朱元璋部8万兵力、明玉珍部6万兵力、张士诚部10万兵力,各据一方,共同冲击元廷统治。
其中朱元璋部可算是属于明教的势力。
最后就是江湖势力。
他们虽人数远少于元军与义军,却凭借“以一当十”的个体战力与灵活奇袭战术,成为反元联盟的“破局关键”。
其中明教核心战力1万,武当派800人,峨眉派600人,少林派1200人,昆仑、华山、崆峒三派各500人,共同构成江湖反元的核心力量。
这些便是此方世界各势力的大概分布情况。
原本黄蓉的布局是这样的。
先整合江湖各派力量,再于蝴蝶谷操练兵马,随后逐步攻占江南战略要地,瓦解元朝在南方的统治。
期间计划俘虏赵敏,再说服她率部安抚北方蒙古部落,阻止元廷援军南下,与自己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同时联合各路义军发起北伐。
这套计划虽周全,却耗时过久,且未将陆羽的变态实力纳入考量。
黄蓉还曾以为,陆羽会真的当甩手掌柜,带小龙女等人自在潇洒,只留自己苦哈哈的攻城略地。
可陆羽并非如此。
他深知战争远非表面那般简单,更不愿在此世界耗费过多时间。
因此在床上,他与黄蓉彻夜长谈,甚至提出要不要从其他世界调兵支援。
黄蓉的回答却是“不必”,只说关键时刻需他踏空劈出几剑便足够。
毕竟她的男人实力太过强悍,她只需安心“躺”即可。
此时的明教议事厅,是由陆羽亲手布置的。
厅中悬挂着此方世界的详细地图,议室中央还摆放着中原地形地貌的缩小模型,模型上清晰标注着元蒙的布防兵力、各方势力分布等信息,详尽得令人惊叹。
杨逍等明教高层、六大派掌门及陈友谅等人,望着眼前直观的中原地形与势力分布,无不惊为天人。
对“星辰阁”的强大更添几分信服。
纵使他们未曾走遍中原,可自己熟悉的区域在模型与地图上皆标注得分毫不差。
要勘探出如此详尽的信息,星辰阁需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众人心中震撼之余,推翻元蒙的信心也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议事很快便结束了,核心内容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