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不顺(1 / 2)

杨知月沉默。

“你当我是神仙,你提出要求便能做到?”

接纳百姓需要时间,不是一拍大腿就能完成。

更别提,狄庆生要求大量的住宅。

现在的居住区建设自冬日以来,抛开春节和元宵外,一天都没敢停工。

但在劳动力有限、基础材料有限、天气又寒冷的情况下,效率仍旧赶不上前世的十分之二。

更要命的是,随着接纳的人口越来越多,居住区的数目始终很紧张。

展示的这一部分也仅是展示。

一部分要分给原住民,也就是在雪灾中受损的百姓;另一部分则要作为奖励,分给那些表现良好的流民。

换言之,这些不光是房屋,更是安抚人心的手段。

“你们搬迁不需要时间?”

“……有这么新鲜的‘萝卜’在前头,哪里还需要时间?”

狄庆生反问。

杨知月顿悟,是给出的**太大,让阿西克部落的人经受不住。

“你们也太好拐了。”

狄庆生倒是说了句实话:“游牧民族本就是依水而居,从一座城池搬到另一座城池,对我的族人而言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大事。”

他顿了顿,出于这些天在海边一起受苦的情谊,好心提醒:

“对现在的你而言,这或许是好事;可对未来的你而言,未必是什么好事。”

他们能为利益背离一次,便能为更大的利益,背离第二次。

人的下限会在一次又一次的**中降低。

纵使这样评论自己的族人也刻薄,他也不得不说:“他们虽然有沙漠子民的应勇与旷达,可也因长年的物资匮乏极度自私。”

“哪怕我是他们的族长,也时常会被他们的自私搞得束手束脚。”

说完这番告诫,狄庆生悄然离开。

杨知月站在巷内沉思。

不多时也返回办公室,从成堆的文件中翻出建筑队送上的进度报告。

“笃笃笃……”指尖稳定地敲击着桌面,思绪在有序的声音中捋清。

狄庆生的过度贪财从侧面反应了阿西克部的匮乏程度。

这样的一群人搬来新居,又知道了工厂招工,必然不会放弃。

只要他们肯走进人群,那么……

利用不同分工切割部落形态,对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进行职业教育,对留守在家的妇女进行鼓励,照顾幼童,抚慰老人……对待流民的那套,放在他们身上照样能用。

“……他们没有什么抵抗就接受了?”

面对站在对面,神情颇有不虞的狄庆生,杨知月有些迟疑地问。

狄庆生翻个白眼:“他们恨不得早八百年来这里。”

随着两人熟悉程度加深,男人说话的态度愈发**不羁。

一同前来的周悦竹不忿地看眼他,转头毕恭毕敬地回答:

“是,阿西克部的孩子已经入学,妇女们也陆续找到工作。不得不说,胡人的妇女开放程度要比我们好。”

领地还在为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工作而努力,阿西克部的妇女们已经全部走出家门,在毛纺厂、厨房甚至是建筑队中突显存在感。

她们勤奋、努力、耐劳,你能将一切的赞之美词放在她们身上。

她们是最好的工人、最好的下属、最好的合作伙伴。

“那便多多鼓励她们,”杨知月笑着说,“有一群愿意当榜样的人出头,我们该高兴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