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对村里人的了解,族长都比不上宋费氏。
听完印舒的要求后,族长默默点头,一旁的宋费氏先开了口。
“我记得怀竹叔和怀林叔家平时就存着不少竹篾。我明天去要点回来?”
“不用了娘。”宋纶放下碗,擦拭了嘴角后,似水的眸光在印舒身上停留了一瞬后,才又温和地看向宋费氏。
“娘子她需要的竹丝要极细。我明日去两位伯祖家中问一问。”
听他这么说,族长终于抬眼看向他。
“早去早回,不要耽误了你自己读书。”
唇角笑意不变,宋纶微微点头。
“我知道的,爹。”
“嗯。”族长应了一声,也不再说话。
喝着鱼汤的印舒将脸躲在碗后,悄然打量了一下这对名义上的父子,并没有多话。
不过等到回房休息时,宋纶为她端来了一盆桑叶水,又主动说起了刚才的事。
“爹没有对你不满。”宋纶帮助印舒挽着衣袖,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你不要多想。”
族长刚才在饭桌上的话,看似是在叮嘱宋纶,可要是多想一点,又何尝不是在影射印舒用这些“杂事”耽误了宋纶读书呢?
不过印舒向来心境好,族长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她,她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嗯,我明白的。”
嘴上说着话,她的注意力却全都放在桑叶水里她自己的双手上。
没办法,这双手现在可精贵着呢。
再三确认了她素白的眉眼间没有丝毫阴霾,宋纶嘴角翘了翘。
“我曾经听说,在竹林的深处,有一片金丝玉竹,品种很是独特。”
“金丝玉竹?”听到这个新奇的名字,印舒好奇抬头看向宋纶。
“是什么样的?竹子里有金丝纹路?”
迎着她因为好奇而亮闪闪的眼神,宋纶忍不住轻笑。
“我书房那边前两天他们给我送了个竹编的笔筒,我去拿来给你看看。”
宋纶回来的很快。
他手中的笔筒很大,是由细密的竹篾条编织而成。
六片竹片作为笔筒的筒身主体,然后细密的竹篾条交缠出渔网纹。
虽然整个笔筒看着很是简单,没有多余的装饰。
但是编制的人还是很有巧思的,在编织时将竹节处的斑痕拧聚在笔筒的腰身处,就好似给这笔筒的腰身上环上了一圈玉带一般。
将竹筒握在手心,印舒仔细观察,发现这笔筒明显经过细致的打磨,一点竹刺的感觉都没有。
上下都看了一遍,印舒终于发现了这竹子的特殊之处——迎着油灯闪烁的亮光,笔筒内部的还有那些竹篾上隐隐能看到金丝的脉络。
是需要特定的角度与光线吗?
用指节小心扣了扣笔筒的筒身,感觉到那明显比普通竹子更加沉闷的声音后,印舒忍不住有些惊讶。
“这竹子,好硬啊。”
“对。”宋纶点了点头。接过她手中的笔筒。
“这金丝玉竹比普通的竹子质地更加坚硬,所以除非必要,村里的人一般都不会去砍伐它们。
而且也正因为它们质地坚硬,在抽取竹丝时,也能更快地抽出更好的竹丝来。
你对那竹丝有什么要求吗?大概是用来做什么的?”
越听,印舒的眼睛就越亮。这种竹丝,简直不能更适配她目前的要求啊!
“我想要用竹丝来代替铜丝。”印舒看着他手中的笔筒,满意到不行。
“村里有人可以将竹丝抽到那么细吗??”
和开心的她相比,宋纶却蹙起了眉,有些担忧。
“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这竹丝肯定是不如铜丝的韧性。要不,我去寻一些铜丝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