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急躁无比的女人们都愣住了。
对啊!
这方法也不难,她们怎么就没人想到呢!!
“我家有土坯!”一个大娘率先开口。
“我家离这里近!走,去我家拿土坯去!谁泥瓦功夫厉害的!快,去把人叫回来!”
“我家的那个泥瓦功夫还行!他好像去桑树林那边了,我去喊他过来!”
“我家那个也还行!我去田里喊他过来!”
“还有我家的,他好像去村口了!”
说着话,大家也飞快行动了起来。
除了去搬土坯的,喊人的,去搬晒席的,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她们在忙碌,印舒也在努力设想着这个炭槽该怎么垒。
可惜她曾经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多去了解。所以这会儿想的有些头疼。
好在没多久,泥瓦功夫不错的人都被喊了过来。
在与印舒了解了大概的需求后,结合着印舒在地面上画的一些大概的形状。几人讨论了一番,倒是真大概讨论出来了个轮廓。
活好草泥,土坯到位,几个人一人负责一截,没多少功夫,一条“ㄇ”形的炭槽就垒好了。
在地面铺上碎石子和碎陶片,再在上面架上竹条格栅,之后再在最后将拿过来的晒席铺上。
炭槽下方有一条通道,专门用来从
之后就是引火,铺炭。
等到木炭燃起后,动作麻利的人就立刻端来草木灰将明火覆盖,留下暗火。
随着浅淡的青烟从土坯的缝隙溢出,印舒摸了摸晒席,感受到晒席开始缓缓变热。
直到确认温度比较恒定,并且没有太高后,印舒点了点头。
“可以了。来,将蚕沙铺在上面。”
“等等。”一旁一位大娘忽然出声。“这竹席到时候热了容易沾东西。去,拿匹布来铺上!”
布值钱吗?
对于穷人家来说,什么都值钱!
自家织的粗麻布,虽然很难卖出去,可咬咬牙,一匹也是能勉强卖出个30文。
虽然,市集上一斤肉就要20文。
但是这些在蚕沙跟前,什么都不算。
一斤蚕沙能卖8文。
三斤蚕沙就差不多与一匹粗麻布同价。而蚕沙,却比这粗麻布不知道好卖了多少倍。
况且,他们现在每家每户拿出来的蚕沙,何止三斤!
他们确实是没什么见识的乡野村夫。
可他们并不傻。
这么简单的账,他们算得清!
没有人有异议,很快几匹粗麻布被拿了过来又被利落地铺好。
一切准备妥当,蚕沙被小心地均匀铺在晒席上。
确认了蚕沙上的温度适宜后,印舒松了口气,这才退后半步,看向不知何时已经过来的族长。
“爹,保持这个温度就好。最好每隔半炷香就用竹耙翻动翻动。”
她知道大家最想听什么,所以,迎着族长急切的眼神,她翘了翘嘴角。
“如果没意外,最多两天就能烘干蚕沙。如果桑木炭不够,就白天趁着日头好,多多翻晒,时间肯定能赶上。”
终于得到了大家想要的答案,族长狠狠闭了闭眼。再睁开时,他的眼中满是精光。
“好!爹记住了!”
顿了顿后,族长收敛好激动的心情,看着印舒有些泛白地唇色,心底也不由担忧。
“今天辛苦舒娘你了。天色不早了,我让人先送你回家休息。”
“笃笃”,门板被敲响,众人闻声转头,就看到一道瘦削的人影站在门前。
“爹,忙完了吗?我来接舒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