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真的知道错了,您就原谅我们这一次吧,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会再做这种事!”
“现在知道错了?但已经晚了,”孙月淡淡道,“农家乐的东南西北楼,我已经找到了人掌勺了,至于你们,就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
“找到人了?这才一天,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呢?你们不愿意做,多的是人愿意做,哦,对了,我教给你们的那几道菜,你们不会偷偷拿去做自己的招牌吧?”
听见这话,几个大厨都很难堪:“孙娘子,您就真的不能原谅我们这一次吗?”
“我不怪你们啊,你们要走便走,只是我不再用你们了而已,我这个人手下不收背信弃义的人,因为他们背信弃义了第一次,那么就会有第二次,我何必留几个炸弹在自己身边呢?”
几个人黯然离去,孙月撇了撇嘴:“当我这里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啊?我可不是这样的人。”
她转身回去,坐下以后,有些疑惑道:“可是他们怎么都回来了呢?莫名其妙的。”
阎钏薄唇勾了勾,对他昨天晚上做的事只字不提:“可能认识到自己错误了吧。”
“那也晚了!”
东南西北楼的妇人们慢慢地接过了大厨们留下的担子,甚至在孙月的指导下,还学了更多的菜式。
她们平日里做菜都是全凭经验,不讲究那么多技巧,跟着孙月学了一阵子以后,都感叹做菜这事里面有大门道。
现在她们在村里,可以说是非常有面子,每日拿的工钱也都不少,家里的条件改善了,人也有自信了,日子越过越好。
当然,不仅她们,整个桃源村都因为农家乐赚了不少钱,日子越来越红火,因此每个人脸上都挂了笑。
这种轻松喜悦的氛围也能感染人,因此来了桃源农家乐的人,来过就不想走。
半个月时间转眼过去,孙月的小金库里满满当当,而桃源农家乐也越来越出名了。
桃源村只是一个小村落,但距离京城倒不很远,农家乐也确实如孙月所想的那样,从村镇到县城,甚至这一阵风还吹到了京城。
京城一茶楼,二楼雅间坐着几个衣着华丽的男子。
一个穿着蓝色衣袍的男子问:“桃源农家乐,你们都听说过吗?”
“当然听说了,这些日子好多人都在说这个地方,听说很有些野趣,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了。”
“应当是不错的,我有一表亲离得挺近,他平日里眼光颇高,一般的地方都瞧不上,却是在那农家乐住了几日呢。”
“我倒是对那东南西北楼很感兴趣,听说每一楼都有两个招牌菜,京城这么多酒楼咱们都吃腻了,不如找个时间过去看看?”
“甚好甚好,我还想去看一看那辣条作坊,我家几个妹妹最喜欢吃那辣条,天天催着我去买呢。”
几个人都笑了。
“我也吃过那辣条,确实是不错。”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咱们明日就去吧?”
几人一拍即合,茶也不喝了。
“这桃源农家乐虽然不远,坐马车也要近一天的时间,咱们不如过去住几天吧?听说这几日正是秋收的时候,我还没有看过秋收呢。”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下楼,话语中满是期待。
月千重刚好和生意伙伴伤口,就听见这几人议论这桃源农家乐。
他脚步顿了顿,神色微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