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昨日听到宁常辉如此爱戴自己,在古代能够遇到支持自己做自我的人,她很感动,所以她也不想拖累这家人,不想让他们一直处于如此贫穷的状态。
这个转变也就是昨夜宁常辉与她说的那些话。
“去镇上呀,镇上那些大户人家很喜欢尝鲜的,这菜婆婆在镇上酒楼确实没见过。”李婆婆激动道。
宁沐儿觉得可行,但细致的活还需要再经过讨论。
“这件事李婆婆也出了力,咱两家一起做吧?”她邀请道。
李婆婆摆手,“我就出个主意,哪算是出力?”
“看着你们这一家也不容易,若是能有一个赚钱的法子,婆婆也开心。”
“不行,就算我同意,我大哥肯定也不愿意,这事听我大哥的。”宁沐儿态度坚决,因为她知道李婆婆这一生凄惨。
李婆婆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男人,好不容易拉扯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儿子又因为出海发生了意外,儿媳拉扯着孩子在这边过不下去,趁着还年轻也带着孩子改嫁了。
李婆婆虽然想念孙子,但也尊重儿媳的决定,因为她如果自己把孙子拉扯大,恐怕还没有让儿媳带走的好。
如今她只身一人,每日飘零着活,也只有活的念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宁常辉经常会送些东西过去给她,让她有了一丝安慰和人气。
听到宁沐儿这话,李婆婆的眼睛更加浑浊了,她用苍老的手抹了抹眼泪。
“随你们吧,我也说不过你们。”
她在这里待了好些时候,也是该回去了。
懂分寸的人都知道这个点该是他们准备吃饭的时候,她怎么会多待,让他们留自己在这里吃饭呢。
穷人家的饭量都是精准算好的。
若是多了一人份,那下一顿便有一人要少吃些。
见着李婆婆要走,宁沐儿手下动作飞快,盛好一碗量的花蛤,赶忙拦住她。
“李婆婆,把这碗带回去,剩下的量够我们吃的。”
李婆婆看着喷香的花蛤,鼻子一酸。
千言万语化为一句撑腰的话,“待会儿朱婶若是找事情,你赶紧来唤我,我在村里还说得上话。”
宁沐儿重重点头。
李婆婆端着碗,挎着篮子,心下满足回家了。
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真好,这种被关心的感觉真好。
等李婆婆走后,宁沐儿又简单做了一份凉拌青菜和清汤花蛤,晌午饭便好了。
刚做好,周慧带着青儿回来了。
“娘!好香。”青儿的小鼻子吸了吸。
周慧目光闪了闪,院子干净整洁,又看向灶房,这小姑子确实变了许多,虽然还是赖床,却能帮忙做晌午饭了。
以往都是她早出干活,踩点回来炒菜,看着不顾家的宁沐儿,火气蹭蹭的往上冒。
“你大姑做的,赶紧去夸夸。”她叹息一声,拍了拍青儿的头。
青儿蹦跳地进入屋子,“大姑,你做的菜可真香!”
“那可不是,平常人还吃不到。”宁沐儿看着青儿就欢快,从小孩的态度就能看出周慧这人着实的不错。
不然像那些个长舌妇,还不知怎么教自己孩子不待见姑姑。
周慧放下手中的劳具,瞟了一眼宁沐儿的屋子,眉头蹙了蹙,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