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边关急报,萧瑀率五十万大军亲征,戎西关已破。看样子,萧瑀是等不及要和我们翻脸了。”得到急报的冷溟也顾不得楚逸寒先前“不得打扰”的口头圣旨了,急急的闯进殿内,说道。
“这么快?”楚逸寒一惊,猛地站起身子。他料到萧瑀迟早会动手,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前段时间他派人去北音国做了一些手脚,现在的萧瑀应该被国内的事务缠身分身乏术才是,难不成他派去的人又出了什么纰漏?
“回春堂那边派去北音国的人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楚逸寒微蹙着眉,问道。
“没有,一点消息都没有,怕是被发现了。”此时的冷溟已经冷静了下来,沉着的回答道。
“现在怎么办?萧瑀这是要放手一搏了,五十万大军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而我们的城池,驻兵最多的也只有五万左右,根本不是萧瑀的对手。只怕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有更多的城池沦为萧瑀的囊中之物了。”孟双心中也有些慌,这些日子他们一直忙于楚云焕也楚翰轩的事情,倒是快要把萧瑀给忘了。萧瑀在楚逸寒的手中屡屡吃亏,这一次得了机会肯不会善罢甘休的。
果然,孟双的话刚落,鹰隼的又一名暗卫出现在碧瑶宫外:“主子,刚刚得到消息,湘郦郡和泽庸城失守,两城的城守已经带着残兵退守尘裕关,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尘裕关的守军也不过五万人,加上湘郦郡、泽庸城和戎西关的残兵,加起来总共也不超过十万人,而北音国几乎无战损,现如今还有至少四十五万人的兵马。”
楚逸寒的脸色蓦地沉了下来,手指捏着腰侧的玉佩,半响不语。
“即刻传众大臣去宣政殿议事。”
虽然楚逸寒从来没有不让孟双干预朝政,但是都是私下所为。而此次不同以往,边关告急,国安危机,楚逸寒选择的议事地点是宣政殿,而孟双作为女子是没有资格进入宣政殿的。所以,如今不管孟双心里如何焦急,也只能在碧瑶宫等着消息。
一个时辰过去了,楚逸寒还没有回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楚逸寒依然没有回来,只是这一次,倒是有一个特别的人出现在了碧瑶宫。
“夫人,太上皇身边的明公公来了,说是带了太上皇的话来给夫人。”清秋担忧的看着孟双,小心翼翼的说道。
“明公公?”孟双一愣,自从承安帝当了太上皇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明海了,承安帝也几乎不曾插手过东祁的政事。现在东祁边关告急,国家危在旦夕,明海却在这个时候出现,想必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转达,只是为什么是要找自己?孟双心中虽然不解,但还是吩咐了清秋:“快请明公公进来。”
数日不见,明海似乎比之前苍老了一些,但是眉眼间的精明却丝毫不见少。
“老奴参见夫人,夫人万福。”明海一见到孟双就弓下身子行礼。明海是承安帝身边的老人,自然是不用行跪拜礼的,但是该有的礼仪却也是顾及了全。
“明公公快请起,”孟双连忙上前扶起明海,笑道:“数月不见,明公公突然来找孟双,想必是有要事要说吧?”
“夫人果然聪明过人,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您的眼睛。不错,老奴这一次来确实是奉了太上皇之命,有一句话要带给夫人。”见得了势后的孟双非但没有对他摆什么架子,反而比以前更加尊敬他了,明海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赞赏。
“清秋,备茶,”孟双一边吩咐了清秋,一边引着明海入了坐才说道:“不知父皇有什么话要明公公带给孟双?”
“茶就不必准备了,老奴说完这句话就要走了,太上皇还等着老奴回去服侍呢。”明海看了清秋一眼,笑着说道。
孟双点点头,对着清秋挥了挥手,清秋识趣的带着人退出了大殿。
“明公公,现在可以说了。”孟双道。
明海赞赏的笑了笑,说道:“太上皇知道了边关告急后的消息,让老奴来给夫人带句话,这句话是‘务必保住老三的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孟双怔住了,承安帝这句话的意思分明就是在告诉他们,这一场仗,东祁必败。
明海也没有等孟双回应的意思,站起身朝孟双行了个礼道:“话已带到,老奴告退了。”
“明公公,麻烦您告诉父皇,终有一天,整个天下都将姓楚。在这一天到来之前,逸寒不会死,东祁也不会亡。”
就在明海快要踏出碧瑶宫的大门时,孟双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明海一愣,转过身看向孟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