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晨,英雄城迎来第一缕阳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领着清一色素装的队伍向皇城进发。
午门外,老太太领着着子孙整齐划一的列队。皇城之上的兵士见了她们,早就向值守的将领禀报了情况。将领登城一看,头皮发麻。明明来请罪的,气势上偏偏像接受检阅的。将领向兵士吩咐一声,下城直奔金銮殿而去。
金銮殿上鸦雀无声,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上神情无力、眼神空洞,与盛气凌人的一班子文武百官形成鲜明对比。双方似乎在玩一个游戏,看对方什么忍不住先发声。百官之中,王家与刘家的人相互间用眼神交流着心中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皇上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誓不罢休。
“回禀圣上,大事不好。”殿外有人紧张的说道。殿前内侍看了眼皇上,得到充许上前问道,“什么大不了的事?比朝堂之上的事情还大吗?”“午门外,黄府上下全体丧服立在城下。”“什么?”
“圣上,方才还在讨论黄家外枝是否与本家有关联?现在想必不用再多作解释了吧。”当朝王相国大声说道。顿时,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这不是逼宫吗?不了得。”“圣上不能再心慈手软了。”“黄山翁一门当斩。现在看来黄家应诛其九族。”“边陲刚刚平静,就要杀边关大将。若有变故,怎么应对?”“堂堂天朝,还寻不出几个将领吗?”“寻的见,多的是。只是北隅大军压境,不知谁说唯有黄家将门可化解?”“你--”......
“回禀圣上。”殿外又传来急促的禀报声,让大厅又静寂了下来。殿前内侍赶忙再次上前道,“快快报来。”“午门之外已经人山人海,还请圣上亲自前往。”“什么?”这次让王家与刘家的众人吃惊不小。前后禀报不过半个时辰,那儿变出的人山人海。心里暗道:下去一定要对禀报消息的人进行严审,他若不是别家坐探,又会是谁?
“回禀圣上。午门之外人越来越多,皇城的兵马都调到午门处候命,李将军令人飞马出城,去军营调人来。”又一刻钟不到时间,这一次禀报人胆子非常大,未等殿前内侍充许就将情况一次性说完。
皇上领着文武百官登上午门城墙之上。人山人海也难以形容人多的场面。刑部、府尹的捕快、衙役等正在城下阻挡着。人们见到城头上的皇上,嘈杂的场面刹那间消失了。“长风国的子民们,今日非特殊日子,你们相聚于此,要见寡人,不知所为何事?黄老卿家,你领着子孙,一身的素装,不会以为寡人不在了吧。”
“黄家大胆,来人,快些给我拿下。”王威一声吼叫,让平静的场面变的混乱起来。任谁再说也制止不了,最后黄家老太太出面才平息。老太太先向百姓施了一礼道,“我黄家何德何能,能得诸人抬爱,受之有愧。”“黄家世代为国,受的起。”“我们早就听闻,朝中有奸臣,欲将黄家斩尽杀绝。若真有此事,我们便反了。”“北隅兽族大军来的时候,只有黄家子弟在前御敌。你们若勾结外族,谁能信服。”......
黄老太太制止了百姓的义愤。面向午门之的皇上,老泪纵横地陈情。先将长风国祖先开国不易一一道来,再将历次兵灾百姓之苦细细说尽。只把城上、城下的人们都听的低头拭泪,不敢言语。
“太夫人,太夫人。”人群后传来苍老的声音。人们让开大道,只见黄小七一步三喘气的来了。“七大爷,你非我黄府之人,快些离开。”“小毛孩子,我不是黄家的人,谁又是?”黄小七一看别人都素装打扮,自己一身下人衣装,当场脱去外装。“小七,你这是为什么?今日之祸,只是我黄家的家事。”
“太夫人。老奴伺候了黄家四代人。你竟然说我不是黄家的人。只恨老奴人老了,起的迟了些。今日当着众人的面。让别人看看我黄家人的血是什么样子的?”黄小七说完,上前到捕快面前。猛然伸脖子在捕快的刀上一蹭,刹那间,血溅七步,死于当场。
突入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黄老太太抚尸含泪,一时情绪无法控制。由两个孙儿相扶才不至于倒下。几个捕快、衙役丢刀解衣,阵前倒戈。之后不少捕快也加入其中。墙头之上,不少兵士看文武百官的眼神发生了变化。与墙下百姓完全一样。
“黄老夫人,你领人先将老家人的后事料理了。黄家一门忠烈,圣上怎么会为难于你?”王威狠狠的盯着那说话的陈家人。“寡人当着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发誓:谁对黄府不利,天下共击之,赦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