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暗下去了,宋淙的轿子向着县衙移动着,后面跟着十名护卫,其中两名护卫抬着一只箱子。
到了县衙门口,守门的衙役拦住他们盘问起来。
“宋家家主宋淙,前来拜会林县令。”宋淙落了轿,自报家门。
“噢,宋家主来了,林县令正在大堂,吩咐我们了,您来了就直接去大堂找他,东西我们来抬,家丁就不要入县衙了。”衙役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
“噢?林县令知道我要来?”宋淙吃了一惊问道。
“嗯,他说了您今儿个晚上会过来的。”衙役点了点头,过去扛起箱子引着宋淙入了县衙大院。
入了大堂,林县令起身拱手施礼:“宋家主来了!”
“宋淙见过林大人!”宋淙赶忙回礼问安。
“知道宋家主来,我茶都备好了。”林县令举手让座,又把茶推给他。
“让大人费心了,宋某来接一个家丁,那家丁闯了祸,被大人护起来了。哦对了,许久未见大人了,备了一点薄礼。”宋淙看林县令早在等自己了,就没必要拐弯抹角的,直接说了来意,指了指箱子。
林县令对着箱子扬了一下头。
衙役打开了箱子,露出了白花花的银子。
“一千两银子,不成敬意,望大人笑纳。”宋淙解释了一句。
“哎呀,宋家主太客气了,您是靠山县的大户,来看我还用带礼物干嘛?”林县令笑着摇头,然后对着衙役挥了挥手:“收着吧。”
“应该的,应该的。”看着箱子被抬走,宋淙心在滴血,默默慰问着林县令祖宗十八代。
“宋家主太不小心了,家丁要看好才是啊。”林县令指着宋淙摇头说道。
“是,是,以后会看住的,林大人放心。”宋淙点头。
“这事儿算是了了,不过这家丁要在我这里待三天。”林县令说道。
“哦?这待三天是何意啊?”宋淙问道。
“放心,我好吃好喝待他,京门茶坊诸葛掌柜在堂上说了,此事他不再计较,只需要家丁带着认罪书全城走三天,目的就是为了京门茶坊恢复名声。在下觉得合理,所以应下来了。”林县令解释道。
“啊?认罪书?”宋淙一听紧张起来。
“哎,宋家主放心,肯定不会牵连到宋家,诸葛掌柜也没有揪住宋家不放的意思,不过是给县城的人看一看,走个过场。”林县令又解释道。
“哦,那就好,听林大人的,天晚了,我就不打扰了,林大人早些休息,三日之后,我来接人。”宋淙说完起身告辞。
下午时,诸葛川带着众人返回茶坊,对母亲讲述了一遍过堂之事。
母亲开心地点头,暗暗佩服儿子做事有手段。
晚上回去,米儿先听诸葛林说自己去了县衙大堂,见到了县太爷,觉得纳闷,所以洗澡时便问诸葛川。
诸葛川便将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米儿一边帮诸葛川洗头一边咒骂道:“宋家真不要脸,竟然又对咱们动手。”
“这件事过去了,不用担心,不过有件事你知道了可能会吃惊。”诸葛川说道。
“又出什么事儿了?少爷。”米儿的心又悬起来。
“那刘千荷其实是假名,她原名叫宋千遥。”诸葛川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