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看来这陆九渊不仅诗词一道天赋异禀,治理百姓也是妙计横出啊。”刘长青说道。
“陆雄这个大老粗有个好儿子啊,有如此年轻人,实乃我沧澜王朝幸事啊。”李清辞感叹道。
“李相,不如咱们把陆九渊叫来,给他个职位,看看他的实践能力怎么样?”刘长青提议道。
“可行,正好也看看这年轻人是不是只会空谈计策,给他个临时监察官,看看他水平如何。”李清辞肯定道。
于是,在陆九渊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有了个官职。
翌日,天还没亮,门外传来了陆雄duangduangduang的拍门声。
“好大儿,醒了没有啊,陛下让你去当官呢。”一大早,陆雄就接到了调令,陆雄以为在家能去长城了,结果一看是陆九渊的。
“来了来了。”陆九渊有些懵,自己怎么当官了。
“儿砸,你现在是监察官了,负责监督这次以工代赈计划的具体实施。”陆雄说道。
“啥,我负责监督这次计划实行?”陆九渊有些疑惑。
“哈哈,当然没那么大权利,只是负责监督这次京都永安县那些流民安置时有没有官员趁机动手脚,很简单的。”陆雄说道。
“我一个人吗?”陆九渊问道。
“我还给重光讨了个文书的工作,就是跟着你做做记录。
这些年我对他保护得太好了,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了。
你先准备准备吧,重光那边我也通知了,这几日我要在军中,回不来,你们好好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情。”陆雄说道。
“放心吧,爹,只是一个县的流民安置,应该没什么事的。”陆九渊说道。
陆雄笑而不语,接着便离开了。
陆九渊兄弟二人先是去国子监请了假,然后回话开始收拾东西,明天就要走了,今天得好好准备准备。
此时,陆管家来了,说道:“少爷,门外有一位学子自称催植,想要见您。”
“快请进来。”陆九渊连忙说道。
“玄卿,听说你提出来以工代赈的计划!”一见面催植就一脸激动地说道。
“哈哈,一点奇思妙想而已,没想到陛下这么重视。”陆九渊说道。
“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妙计啊,以后各个朝代都不用为流民问题发愁了,而且也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个执念,我替所有受苦的百姓谢谢你。”说着,催植就要行大礼。
“这可使不得啊,快起来。”陆九渊赶紧扶起催植。
“这次来其实还有一件事,我听说你和重光要去永安县任职。”催植问道。
“是啊,也是闲职,主要是监督。”陆九渊谦虚道。
“巧了,我今早也收到了调令,要去永安县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