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老爷子苏景悲痛而又气愤,一连三道奏折奏请皇帝与太后,势必要为女儿讨个公道。
他甚至拿出官位做代价。
事情发酵到如此地步,皇家的人注定无法再似从前那般包容周倾海犯下的罪过。
再加之沈清秋一惯不喜周倾海,苏景请奏的第二日,她便下旨——
不留周倾海全尸。不允其入皇陵。寿王府死去之人皆得归所。
皇后梁昭娣在沈清秋下旨之后,因心中愧疚而自请前往青龙寺吃斋念佛一年,当做是替大儿子做错事的补偿,也是平静她的心。
身作母亲,尤其是身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教诲不了自己的孩子,其实是耻辱。
周倾海事件也以梁昭娣入寺而到此为止,可余下之后的所有繁琐事情排山倒海般袭来。
不知是不是以这件事情为起端,朝中大臣对如今大魏的政治颇有微词,奏折一道接着一道,而后便是越来越多的人。
有人恳请皇帝尽早立太子,培养贤明的后继之人,以此保障大魏长盛不衰。
有人奏请建议立哪位皇子为储君。
也有人说大魏境内各地的灾情和藏匿的黑暗。
甚至有人,恳请太后日后莫要再插手朝政之事。
此言一出,风向俱变。
太后沈清秋自永惠帝周恭和登基以来,时常插手朝廷之事,又是个蛮横专断的性子,不满于此的大臣数不胜数。
一旦有一人大着胆子上请奏折,就会有千千万万人效仿。
然而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们有许多机会,可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
沈。
清。
秋。
周倾棠默念了一遍。
而后突然勾住唇角。
她确实是留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