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引珠在心里默默计算,一天一块五天就有五块,等到过年就能给姐姐姐夫买礼物。
引章觉得一块给的有点少,不过没办法本来就是小本生意,估计不能卖多少钱。
显然她忘记现在是七零年代,一块钱足够一大家子的一天的花销。一个包子也才几文钱,一般人家给小孩子的零用钱顶天也就五角,有钱人家可以忽略。
引章承诺给一块钱已经是很大一大笔,不过四人对钱还没有那么深刻认识。
有了工钱三小只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引章也没有打算让他们闲着。用她的话说孩子就要从小培养长大才能吃苦。
赵长柏被安排去摘芭蕉叶,苏引珠去和面。
连最小的赵长槿也去帮忙叠纸盒。
引章打算用油纸来替代方便袋。
“姐姐,你看放这么多面粉够不够?”苏引珠站在凳子上两手和面。
“再加点水。”引章舀了一瓢水加进去。
两人一个和面一个加水加面粉,配合的还不错。
“小妈,芭蕉叶摘来了。”赵长柏咋咋呼呼的跑回来。
巨大的芭蕉叶把他全遮住只看见一双脚。
“好,你把芭蕉叶洗干净。”引战一点没有觉得虐待恶儿童。
既然拿钱那就要付出相对的劳动。
“好嘞。”赵长柏一点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苏引珠已经把面和好。
因为要做红糖粑粑,所以面和的很稀,有一点流动性。
引章见状把切碎的红糖放进去用筷子搅拌均匀,抱起盆。
“好了咱们出去包粑粑。”
苏引珠和赵长槿各自搬了小凳子过去坐好。
引章也不怕他们包的不好看,两人也学着包起来。
大不了给人当添头就好。
只能说这家全都是心大的主。
别人生怕浪费一点,他们家反而不在意。
“不错,包的越来越好,再来几回你们就能出师了。”引章一脸笑容。
孩子就要多鼓励做不好没事,多做几次总会好。
等把所有包完,四人都是一脸的成就感。
引章把所有的粑粑一个一个装进蒸笼了码好,没想到一个蒸笼竟然装不完,还剩一点。
“你们在家不要乱跑我去秋芝安阿姨家借个蒸笼。”引章拍拍手上的面粉起身。
“好。”
秋芝刚好在家,听引章要用蒸笼恶二话不说给她去拿。
“你确定明天一个人能忙的过来,还要带孩子,不然你把三小只送到我家,正好明天是周末。”
“没事,我承诺给他们工钱,等他们累了不想去再说。”引章摇摇头。
今天晚上才蒸,引章把蒸笼放好。
这一会红薯米糕也好了,打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甜味飘出来。
赵长柏肚子突然咕咕想叫了起来,他不好意思的摸着肚子,“嘿嘿,咱们今天吃什么?”
“你就知道吃。”赵长槿鄙视的白了一眼。
“人本来就要吃,你厉害不然不要吃饭。”
“哼,你管我吃不吃。”
兄妹亮立刻吵起来。
“好了,好了,你们过来帮忙。”引章头疼不已。
她说完见两个小家伙没有继续争吵。
引章把红薯米糕舀出来放到框框里定型。
等米糕凉的时间继续把剩下的红薯倒进锅里煮。
赵关山回到家见院子里摆满了红薯米糕足足有十几块。四四方方的米糕,还没有切。
“这就忙完了我还说早点回来帮忙。”
“那是,我找了三个帮手帮忙。”引章说。
“看看,是不是你要的样子?”赵关山说放下手里的推车。
说是推车其实更像桌子,只是比一般的桌子更高,而且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