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完了自己查到的证据之后,祁容琛又做了总结:“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当年在西北的内乱之中,到底谁才是那个通敌卖国之人。”
他查的其他的人都知晓,为首的李诚参与过曾经的事情,所以祁容琛话落,李诚立马接话问道:“殿下是怀疑当年有人刻意为之?可是那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当年我们打了一场胜仗之后举国欢庆,若那人是大殷人,没有理由这么做啊!”
西北常年和敌国交战,老百姓们也民不聊生。
有了战乱朝廷必然要拨钱过来,每年为了西北的事情,朝廷都要花费好些银两。
李诚的逻辑是没错的,战乱会牵扯到大殷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只要是个有脑子的人,都希望战乱结束,而不是从中作梗。
祁容琛只是冷笑了一声:“当年就是打了一场胜仗之后,圣上才会让父王过来看望西北的武将,再对西北展示出朝廷的态度。”
“可若是当年并没有赢,而是有人在背后操纵,让父王不得不来,随后布下了之后的事情呢?”
这个假设是大家从来都没有设想过的,在所有人的心目当中,当年就是因为这一场大战大殷赢了,太子才会来西北。
来了西北以后,才会发生后续一系列的事情。
但是祁容琛的假设在其他亲自参与过这场战乱的人面前成了不成立的事情:“可是一个战争的胜利,难道还有人能假冒?当年我们确确实实地打了敌国好些人,甚至占了对方的地,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是假的?”
大家都是亲自参与过打仗的人,这点辨别能力还是有的。
更何况,这敌国也不可能这么配合。若是当初将计就计直接打了过去,那敌国的土地可就全军覆没了。
这只是祁容琛的一个假设,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还需要人来验证。
祁容琛也没急着反驳什么,拉了温宓的手过来,轻声道:“孤已经派人去敌国求证了,若是我们的线索信不过,那直接去找别人的就是。”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自己的历史若有假,那就可以参考的别人的,以此来反推自己的。
温宓点点头,正在他们还在对当年西北战乱的事情讨论的时候,门被人敲响。
黎恩上前开了门,只见着从刚才就不见的柳致呈到了一个人进来,对方穿着敌国的服饰,一进来就引起了李诚等人的警惕。
祁容琛让人放他们二人进来,随后看着紧张的李诚,解释道:“这就是孤派出去求证的人,放心,这是孤自己的人。”
言罢,祁容琛回头看向他,继续道:“你来说说孤让你去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那人穿着一身繁琐的敌国服饰,虽然祁容琛对李诚等人解释了这是自己人,但是李诚他们在西北十多年了,条件反应仍旧产生警惕之心。
下一刻,只听到那人用流利的汉语和祁容琛交流起来:“太孙殿下,小的去查了,当年这场战乱在敌国看来实际上是他们使的伎俩,听说当年是有人同他们做了交易,趁着我们西北军欢庆的时候放松警惕,一举进攻西北,直指太子殿下。小的查过,这里面...有三位亲王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