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驻守岭南的韩大将军韩承羽,因为在岭南声望远高过皇帝,因此生出了反心,岭南八十万大军一路北上,由于行动突然,大军势如破竹只花了两月时间就打到了上京城门。
皇帝急召驻守在幾边城的征远军将领周大将军周立彦护驾,同时调动五万禁卫军,由禁卫军统领程瑾珩带领,诛杀反贼。
只是禁卫军大多数都是皇城中一辈子从未见过血的兵士构成,而且人数差距太大,哪怕禁卫军有以一当百的威猛,这一战也依旧打的极其惨烈,借着城门易守难攻,禁卫军艰难抵挡,终于撑到了征远军班师回朝。
韩承羽眼看自己已成败局,干脆鱼死网破,一番慷慨激昂后自尽于阵前,激起残军的悲哀之情,残军不顾一切反抗,最后尽数死于城门。
这一战禁卫军伤亡超过九成,禁卫军统领程瑾珩英勇就义,唯独征远军毫发无损,只是长途跋涉将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
一场血战,死伤无数,不知道是谁突然提了一嘴,从今以后,周家这是独揽军中大权了啊,落入有心人的眼中,自然演变成无数版本的阴谋论。
而且颇为有板有眼,许多谣言都说周家其实才是意图谋反的,如今周家大军就驻扎在京城外十里地,就是周贵妃和瑄王最有力的支撑,只要瑄王想要谋反,征远军完全可以轻易冲进皇城,拥立瑄王为新帝。
皇帝猜忌心重是出了名的,尤其这两年身体反而越来越差,就更加猜忌不断了,更何况是有关谋反的,简直就是在皇帝的底线上反复横跳。
皇帝毫不犹豫的让宗人府抄了瑄王府,结果还真在瑄王府地下室里发现了偷偷藏匿起来的龙袍和玉玺,证据确凿,皇帝顿时暴怒,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杀了瑄王。
皇帝还想斩草除根掉瑄王的幼子,周立彦强行闯入皇宫将小皇孙救了下来,这下也是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在查案的时候,瑄王背后更是牵扯出了无数朝廷官员。
皇帝性情暴虐失去理智,将所有与瑄王有关系的官员及其家眷全部押入大牢准备秋后问斩,顿时京城人心惶惶,皇帝本就不得民心,再怎么忠心的臣子,也被皇帝逼的造反,而他们也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啊。
贺卿云动作无比迅速,仿佛提前演练了无数遍,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拉拢朝臣军队将领,堂而皇之踏入了皇宫。
三天之后,皇帝因为情绪激动暴毙而亡。
就在众人以为洛首辅这是要拥兵自立为王的时候,贺卿云把年仅七岁的小皇子姜泽宸推上了皇位,自己做了摄政王。
新帝生母裴贵嫔被摄政王亲封为太后,先帝后宫遣散,有封王的皇子的妃嫔,跟着皇子去了封地,其他妃嫔,则削发为尼入了伏龙寺。
这场轰轰烈烈的皇位更迭,许多人都死在乱兵之下,毕竟再怎么位高权重,也不过血肉之躯罢了。
贺卿云又马不停蹄的为当年瑞王府谋反之案平反,本来子虚乌有的事情,只要手里有了权势,平反起来也很迅速。
尘埃落定,又是半年。
这天,摄政王命全国手艺最精湛的工匠为王妃打造长命锁,还亲自下厨为王妃做了一碗长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