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京郊码头,正好遇到了顾延韬。
“二姑奶奶,您怎么在扬州?”顾延韬见她上了船,诧异道。
他是奉旨来扬州巡盐御史府邸的,今晚住驿馆。
他没料到在这里遇到顾瑾之。
“爹爹,我来买胭脂,听说京里的货卖不出去。就到扬州来瞧瞧,看看有没有货源。”顾瑾之笑道,“没想到在码头碰到爹爹。”
顾延韬颔首。
他又关心了几句顾瑾之。
然后叮嘱她:“京里的事,你暂且放下。先把扬州打理妥善。你娘那边,你尽量劝她。”
“嗯。”顾瑾之道,“爹爹,我娘这些日子忙着给我添妆,连个丫鬟婆子也没给我配。”
“你娘说你不需要这些。”顾延韬笑了笑,道。“你娘说,等我们从江南回来,就给你添妆。你也快及笈了,咱们顾家的姑娘,哪一个不是早早就给你预备了陪嫁。”
顾瑾之笑了笑。
“我还是要给娘添妆。”顾瑾之道,“她为我的婚事操碎了心。”
“好。”
父女俩站在岸边,说了半晌话。
直到船离开,顾瑾之才转身进屋。
“二姑奶奶,二少奶奶请您过去。”门外响起玉梅的声音。
玉梅在门外候着,却没进来。
顾瑾之笑了笑,往张素宁那边走去。
她进了张素宁的内室。
屋子里暖烘烘的。
张素宁靠在床头,面前摆了笔墨纸砚,还有一本册子,她正在写字。
“姐姐,我给你带了点甜糕。”顾瑾之喊她,“是桂花馅的。”
张素宁搁了笔,眉梢微挑:“你从哪里买的?我最爱吃桂花糕。”
“扬州的特产啊。”顾瑾之笑道,“你要不要吃?要的话,我给你装盘。”
张素宁笑着点点头:“我还真饿了。”
顾瑾之让玉梅取了个精巧的小碟子。
她把糕点倒进去,又装进了一个白瓷盘子。
顾瑾之的手艺不错,糕点做得极其美观。
张素宁端详了片刻,赞叹道:“这样美丽精致的小糕点,我在广东也没见过,怕是从江南传过来的,你怎么弄出来的?”
“这叫冰激凌,是江南特有的零嘴儿,很受欢迎。”顾瑾之笑道。
她给张素宁拿了块冰激凌。
“冰激凌?”张素宁道。
她从未吃过。
“是呢,吃了之后浑身凉爽。”顾瑾之道,“你尝尝。”
张素宁就咬了一小口,发现果然冰凉。
她顿时眉飞色舞。
“真好吃!”她道,“你在京里的时候,经常吃吧?这个东西,你也给我带两份。”
“你还嫌不够吗?”顾瑾之问她,“这东西挺贵的,一块要六七文钱。”
“六七文?”张素宁瞪大了眼睛,“你唬谁呀,我看着也值三五文。你是故意糊弄我吧?”
顾瑾之噗嗤笑了。
她笑道:“这东西,是用糯米粉做出来的。糯米粉不值什么钱。若论金银,这东西能换一百多两银子,你信不信?它只有在冬天的时候,能制出来,夏季根本没法做出来。”
夏日制出来,就不能存放。
一般情况下,都会烂掉。
除非是特殊情况。
张素宁恍然。
她不禁又想起顾瑾之说的话:“......那我要多赚些钱。”
这句话,让张素宁很高兴。
这是她的闺蜜,不是敌人。
以前,顾瑾之总是冷冷淡淡。
如今,她对张素宁热情而亲密。
这样,她的生活就不至于太孤单。
“……你还记得你哥哥和嫂嫂不?”张素宁突然问顾瑾之。
提到顾衍和唐氏。她脸上的笑容消逝。
顾瑾之点点头。
“这两年过得怎样?”张素宁问。
“还好。”顾瑾之笑道。
张素宁就叹了口气。
顾瑾之问她。“怎么了?”
“我听你二婶说,我大伯病死了。”张素宁低垂了眼睑,神色悲戚。“我娘说,他是被冤枉的。我大伯不是那样贪赃枉法的官吏。可惜我大伯娘不信我娘的话。”
顾瑾之握紧了张素宁的手:“这件事,我也略知一二。”
“哦?”张素宁抬眸。看向了她。
“大哥是在任上病故的。大堂兄也被革职了,他们家落魄了。”顾瑾之道,“你大伯娘就怪罪到你娘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