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举考试之后,一批的官员进入朝廷之中,谁也不能够预料在这样一群青年才俊的身上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明天。一大批血液的注入,使得不少的老官员之间开始寻找有出息的青年人。
而这一群人之中,最受瞩目的当然要属三鼎甲,状元林赟,榜眼余舍,探花黎笙南。三位少年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了天子的门生,不少的大人久经官场,自然是知道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打好人际关系。
已经有不少的礼物的送到了三鼎甲的门下,但是不少人都是十分的好奇,这林状元是一一退还还附送了自己的一些礼物,虽说是不合规矩,但是林状元所送的心意和道歉的信件倒是十分的恳切。
而这余舍是属于根本见不到人,更多人是不知道该往哪里送,这个余舍原本就家境贫寒,没有钱,刚刚有了自己的官职,有了自己的府邸,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乡把自己的父母的接了过来。
而这个黎笙南更加的神秘,只出现了两次,一次就是殿试的时候,再一次就是入职的时候,但是朝廷中的人都不敢对他不敬,不少人猜测他是达官贵人的儿子,就连皇上赏赐的府邸也不曾入住,皇上也并没有多言。
三位的反应使得朝廷中的人,猜测纷纷,不知道这三位的反应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其中周国公一行人也开始注意和行动,蓝王敏锐的察觉到了政治气息的改变。
太子胸有成竹的看着是大月国的太子,将来就是大月国的君主。
然而蓝王倒是觉得这是机会,原本是周国公把持着朝政,但是这一次新鲜的人脉和血液再一次在朝堂之中。
四更鼓声已经响起,余舍早早的就起了床,看着外面的漆黑的夜晚,低头一笑,今天是上朝的第一天,所以早早的就起床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在上面冷静的观察着;因为今天是很多官员第一天上朝,朝中多了不少的新面孔,不少的大臣偷偷的观察着这前三甲,林赟倒是十分的淡定,专注的看着皇上。
早已经知道这种科举考试后会有不少的人结党营私,皇上早早的就听暗卫禀报了几位大臣的消息,这三个人的一举一动,他可谓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欣慰的看着林赟,这个林赟接受贺礼不禁退回去,而且倒送一些小礼物,自己知道的时候还有些觉得太过于世故,所以专门派人去查送的什么,没有想到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想来也是不好意思才送的。
但是对于他这种处理得当的做法,可以看出林赟是一个十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而余舍却是一概不收,回家接自己的父母,可谓是一个大孝子,更加可贵的是清廉。
黎笙南则是,皇上望着黎笙南笑了一下,英俊倜傥,果然是个人才,虽然是知道自己赐的宅子,他不住,但是,仍是慈爱的看了黎笙南一眼,黎笙南感受到了也只是好意的回复了一个眼神。
“封林赟为吏部史部司,辅佐吏部尚书一些关于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封余舍为刑部都官,审定各种法律刑名案件:封黎笙南为工部营缮清史司,掌管国家的水利修缮和各项工程的修理工作。”太监拿着皇上昨天就已经拟好的诏书。
三人听了皆是纷纷下跪:“谢主隆恩。”
皇上满意的点点头,看着的选拔,不要疏忽大意了,经常提箱尚书。”
诚恳的说道:“微臣谢主隆恩,能够从事文官的工作,是微臣的荣幸。”
接着看着余舍说道:“余舍掌管的是刑法,一定要做一个公正不阿的人,昨日朕听说你接自己的父母进京?”
点点头,余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回皇上,因为家父抚养小儿实在是不容易,所以微臣考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父母接过来享福。”
余舍的诚恳和孝心,深深的打动了皇上,没有想到这个世间还有这么有孝心的人,皇上感动的看着他说道:“俗话说,乌鸦尚且反哺,今日你真是做了孝心的典范。”
不少的大臣见皇上这么的夸奖余舍,赶紧上前拍马屁说道:“余大人年纪尚小,就有如此的孝心,实在是难得。”
皇上点点头说道:“各位大臣要多学学余大人的孝心。”
说着问道:“好了今天还有什么要事启奏吗?”
众位大臣皆是一惊,都以为皇上会说道黎笙南,但是不料皇上却是完全没有提他,而且之前传闻黎笙南是一个背景深厚的人,今日看皇上的态度,也不过是把他放在了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工部,毕竟只是修缮水利工程,完全捞不到油水,还得成天到晚的在外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