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热心肠,值得令人敬佩尊重,毕竟助人为乐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太多,发展成如何都不知道。
“又他娘的是选择……”杨夜听着,可以说是糟心透了。
处处都有选择,听起来看起来,甚至思考起来都觉得,这就是关于选择的考验。
“好在我如今找到了方向,我收养了一群无父无母的孩子,让他们吃好穿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的同时,还会教他们一些武技,让他们日后也好能自力更生。”
说完后,钱百万的脸上,露出了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杨夜双手背负身后,看向钱百万:“虽然我不提倡劫富济贫,但你不是为了自己这么做,说明你这人心性确实不错。不过如果条件允许,不要只教他们武道的本事,文道方面的学识也该多教教。”
“无论男女,都教他们识文断字,三字言、四字语、五字诗、七言律、楹联、章文、诗作、作画、下棋、琴棋书画若是样样精通,必然会是大才。”
“师傅,你还是位先生!?”钱百万看着杨夜的眼眸,亮光闪闪。
就连杨武臻也是诧目地看向杨夜。
不仅杨武臻,漓源、幽重、曲九峰甚至梁永奎一行人,无不是目露惊讶与震惊之色。
没想到杨夜除了擅武,学识竟然也是如此厉害!
并且这种厉害,还是不明觉厉的厉害!
这是一种人人羡慕的厉害,哪怕同样有这些方面学识的人遇到了杨夜,也只能羡慕嫉妒恨的想法的同时,也会有感而发一句,当真厉害!
道说一千的辩解,不如寥寥数字的重击。
杨夜说的这么一番话,后半段那些字,便是说到了重点上,字字珠玑。
哪怕此刻也是听,但与道说的辩解不同。
战乱不息,能懂得这些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是如杨夜这般一一说出,能说出如此众多与文道有关的事物。
杨夜自然是注意到了杨武臻的目光,顿时一笑:“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
“先前被一叶障目的事,倒是让先生见笑了。”杨武臻拱手抱拳道,但随后却是说道:“先生不仅擅武,连学问也如此出众,当真是文武双全,先生可否与我同归,有意为天下尽一份力?”
如此人才,杨武臻不想就此错过了。
武者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虽然一人之力发挥不出太多力量,但文者确实不同,擅文者必聪慧过人。
是以,文者不擅战,但更善于运用计谋、谋略。
个人于计谋,万人之乱战,则是谋略。
自古便有文臣、武将,文武相辅相成,方才是平衡之道。
文武双全者,自然是人才,大才。
文不擅武,武不擅墨,但两者皆会之人,必然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先前以为杨夜只是武者,却因为好面,所以想要文道的虚名。
可现在来看,杨夜除了有真材实料之外,还想要并济天下。
是从何处看出杨夜有并济天下?
从字里行间里看出。
和钱百万相识不久,甚至先前还想过对让杨夜不利,但杨夜没有计较,听到钱百万说出收养了一群孩子后,便如此敦敦教导,完全不止是先前看到的那些表现。
何况,险些忘了杨夜还擅长炼药的事!
粮丹对如今战乱时局的重要性,不仅是饥荒时送来了吃食这么简单,而是相当于变相的从根源解决了行军作战时所需的粮草!
有了粮丹,也就无需大费周章的运送大批粮草,更不需再担心粮草缺乏,甚至也无需再派重兵把守粮草。
粮丹的出现,让人手集中,也是能杜绝粮草拖延行进速度,可谓好处良多。
所以,说的一叶障目,就如同管中窥豹的道理一般,先前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事物,还没有注意到更多,了解到更多的东西。
杨夜听懂了杨武臻说这番话的意思,但对于这一请求,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