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此次的朝试,就是为了选拔出最优秀的才子。
虽说考卷上说了,要选自己擅长的地方来回答,但很明显,答案是多多益善,多益善。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考生都齐齐发出惊呼的缘故,因为这些内容,有许多是他们所不知道的。
贾璃扫了一眼试卷,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拿起手中的毛笔,开始写了起来。
半日后。
偏厅内。
六位朝臣,还有六位朝臣,都已经到齐,作为此次朝堂上的阅卷之人。
有了卫远的前车之鉴,赵启便将这十二个忠心耿耿的人都召集到了一起,以保证这次的朝堂之争的公平性做为阅卷人。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就算是一个区域,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各位,你们看过《店市真解》了么?”陈江对着所有人说道。
黄韬闻言,叹了口气,说道:“这本书让我刮目相看,我虽然不懂理财之术,但也知道这本书上的理论很有用!”
“是啊,这本书高屋建瓴,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本座细细品味,只觉其高深,更有意犹未尽之意,看来这本书后面,必有许多真知灼见。”中极殿大学士楚亮捋着胡须,赞叹道。
那胡明也跟着说道:“就是!陈先生,可喜可贺!”
所有人都是点了点头,这本《店市真解》他们都是见过的,自然知道其中的功法非同一般。
陈江立刻答道:“两位前辈客气了,这是朝廷和子民的福气,在下有什么好高兴的?”
虽然嘴上如此说着,但他那张老脸还是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欣喜。
其他人见他如此嚣张,也是忍俊不禁。
“既然这样,就让他进我们的部里去。”工部侍郎钱俊嗤道。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卫远之事,已经逐渐被人所知,那本《店市真解》便是出自贾璃之手。
至于陈江收得人才的原因,自然是贾璃考完举人,再经过一次翰林历练,便有很大的机会入户。
陈江连点头:“贾政周已经在工部当差,他和他父亲怎么可能在一个部门当差?这可不行。”
而在其身旁的其他人,则是面面相觑,旋即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是不知道这一届的第一名会落在谁的头上?”朱宇问道。
此言一出,全场齐齐安静了下来,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这三个名字,向来都是万众瞩目的存在。
若是平时,他们或许还会有些信心,但现在,却没有人敢肯定了。
这道题很难,也不是什么八股文,更多的是一道题,考验的是考生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养。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
“第一名,贾璃应该是最好的。”严进开口道。自从上次道歉之后,他对贾璃的印象就很好,所以对贾璃的信任也更多了一些。
文华殿大学士魏平摇了摇头,说道:“这倒不一定,贾璃虽然擅长财经,但她只擅长一门,如果换做其他的学生,擅长两三门,那就很难说了。据我所知,这一届的考生中,有不少人都是真正的人才,而且大多都是朝廷命官,受了父亲的影响,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他人闻言,也都点了点头,他们也觉得贾璃说的很有道理,或许她擅长做生意,但并不代表她擅长做生意。
只有一个人,是个例外。
“你们有没有听说国子监里有贾璃之事?”严晋看着周围的人群,开口说道。
“你说的是九大儒生?”周平看了石牧一眼,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