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记得王爷名下有一家书坊是吧,让人把明日之盛况记录下来,复印个几千上万份,务必要传遍大江南北。
让天下人好好看看,瑞麟军和霍家军在拼死抵抗珈蓝敌军之时,他们的皇帝在干什么!”
梁萧以为自己这一次跟着沈听澜出来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沈听澜的安危,顺便替沈听澜跑跑腿。
没想到临了还能接到这种任务,沈听澜的话还没说完,他面上已然激动不已。
待沈听澜话落,当场就打了包票,“属下这就去安排,保证让天下百姓都能知晓珈蓝相国和大齐太师在海州城的这一次会晤。”
大敌当前,大齐文官之首,皇帝的宠臣裴太师居然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跑过来见敌国的相国。
这种事情本身就极不合理,甚至不需要有人刻意做文章也会引起百姓极大的不满。
沈听澜只是让梁萧推波助澜一番而已,却已经能够预见事发后百姓对皇帝为首的朝廷口诛笔伐的情形了。
不过,梁萧也有自己的顾虑。
“但是王妃,让弘文书坊印刷皇帝和上官鹤私下的协议内容不成问题,但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会不会被敌人反咬一口?
而且坊间许多百姓其实根本不识字,拿到宣传单也看不懂上面的内容。
属下以为,是不是还是如之前那般着人找说书先生来宣传,比较切合实际?”
沈听澜这会儿倒是不介意梁萧没对自己那么的言听计从,毕竟都是为了把事情办好,这种良性的建议她还是听得进去的。
只不过,依旧没有采纳就是了。
“证据我这儿有,拿去复印的时候小心不要毁了关键证据。
至于百姓不识字,那有什么关系?
他们不认识,身边定然有人认识,只要拿到宣传单,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不认识也会本能的想去弄明白上面的内容。
她拿出皇帝和上官鹤私底下签的协议,在梁萧懵逼的眼神中塞给他。
“至于说书先生,你就放过他们吧。”
没听说吗,早先在非战区替瑞麟军和霍家军交好的说书先生好几个都下狱了,有的茶楼酒肆都被封了。
人家也是要讨生活的。
神仙打架,烦人难免遭殃,但还是能少连累几个就少连累几个吧。
何况这就一致协议,也没什么能让说书先生长篇大论,**气回肠的内容,何苦白折腾人家?”
当今皇帝本就不是什么大肚能容之仁君,在跟傅景渊有关的事情上更是斤斤计较。
瑞麟军和珈蓝开战之初,在各方有意无意的驱使下,的确有不少说书先生大肆宣扬瑞麟军力战强敌的故事,使得百姓对抗珈蓝之心日益高涨。
可这种**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那些说书先生被朝廷随便安了个罪名就下狱了。
百姓们又不是傻子,一个说书先生被抓,可能是不小心犯事儿了。
所有的说书先生相继入狱,还都是在公开场合支持过瑞麟军,甚至是替瑞麟军声讨过皇帝的,怎么可能那么说书先生一起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