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秦我乃真命天子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轻取东周,遥敬嬴质,万年!

第一百二十二章 轻取东周,遥敬嬴质,万年!(2 / 2)

“这是什么手段?难道是要我东周国军士不得安眠,折磨我等,然后在行攻打?”

正想着,准备招来大臣商议,而一阵香味,却传了进来。

“这是什么?香味为何如此诱人?竟然让寡人腹中饥饿。”

“绝对是秦国的奸计,寡人决不能上当!”

东周君呢喃,但脚下却忍不住循着香味走了出来,慢慢的,走上城头。

而眼睛很自然的就看向了城下。

烈火,热油,大勺翻滚,经过翻炒的玄兽肉,很快出锅,变成一道道精美的菜肴端上了桌。

大秦军士们,都脱掉了随身铠甲,坐在桌上,享受着美食,品着美酒,甚至还划起了拳。

“这......他们这是在干什么?”东周君说着,尽管脸上愤怒,却忍不住喉头滚动。

馋的咽了一大口口水。

“竟然如此羞辱我等!”

“秦人卑鄙!简直可恶!”

东周君说着,可眼睛却从来都没有离开sp;而随着

甚至众多东周国军士,看向东周君的眼神,愈发幽怨。

仿佛是再说,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

跟你混,得到了什么?

东周君反应过来,脸色一变:“都这么看我干什么?秦国军伍所用之物,都是假的!世上没有这种美味!不可能有!”

毕竟是一国之君,还算是有些威严的,吼了一声之后,众军士便不再盯着他看。

但一直跟在身边的大臣,对东周国忠心耿耿,此时却也忍不住开口:“如果我记的不错,这是秦国的大柱国,嬴质发明的烹饪方法,而锅中的食物,便是玄兽肉。”

“你......”东周君回身,指着贴心的大臣。

可刚要说些什么,一大块香喷喷的玄兽肉,被人从城下扔了上来。

吧嗒......

虽然掉在了地上,但是热乎乎,香喷喷......

“别愣着,太子说了,打仗是明天的事,今晚该吃吃,该喝喝!”

**的话语和玄兽肉,不断挑逗人的神经。

终于,一名军士忍受不住,松开手中长戈,一把将玄兽肉抓住,大口拒绝。

“香!真香!”

有一就有二,附近的军士也凑了过来。

“给我尝尝!”

城头上乱作一团。

嬴政坐在地下,却看得一清二楚。

“继续给我扔玄兽肉,嗯......扔之前把纸条塞进去。”

随着一块块玄兽肉被扔上城头,军士们不断抢夺,虽然狼狈,但也是大饱口福。

可嬴政眼中,却闪过一抹不忍神色。

都是九州生民,为何活的如此没有尊严?

为了一块肉,竟然争抢,如同野兽。

想着,看向东周君的眼神当中,带着一丝愤怒。

无能之君!

嬴政这里牙关紧咬,城头上,已经有人发现了字条。

“入秦,当秦人,有酒有肉有饭,管饱!”

管饱!

众人都被这两个字深深的吸引到了。

管饱,这是多么的......不敢想象!

而这个消息,正在不断扩散,一众军士,纷纷看向东周君,嘴上闪着油光,看起来可笑,可眼神中,却隐隐有着凶狠!

“不要相信,这都是秦人的伎俩,骗你们开城门的!”

“你们不是生在大秦当中,不是秦人,他们不会优待你们的!”

东周君解释道。

但无奈,他此时在军士当中,早已威望尽失!

“东周国的人你们听好了,本殿下乃大秦太子嬴政,此次出兵,本是想要征缴,但到了此处,本殿下心中不忍,没有攻打。”嬴政顿了顿,继续道:“我纸条上所说,没有半点虚假。”

“开城,献降,城邑入我大秦,你们,便是秦人,而且从今以后,九州大地,皆是秦土,百姓没有分别!”

“我嬴政,再此保证,绝对一视同仁!”

嬴政声音朗朗,让城头上的军士信服,再次转头看来。

“你身为国君,却不能让我们吃饱穿暖,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你却阻拦与我,你......不配为君!”

东周君只觉得浑身发凉,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一道寒光闪过。

东周君,身首异处!

东周国城门打开。

一人捧着东周君鲜血淋漓的人头,走了出来,双膝跪地,呈给嬴政。

“东周国,愿降!”

嬴政没去看东周君的人头,而是看向所有出城的军士。

“进城去,通知城内百姓,不论是谁,都出城来,告诉他们,吃饭,吃饱饭!”

话音落下,一阵更加强烈的呼喊响起。

“大秦万年!”

嬴政坦然接受。

直接拿起酒坛,豪饮一大口。

兄长所言,皆为国策。

攻心为上!

东周国,不战而降!

以人为本,百姓归心!

嬴政调转一个方向,再次举起酒坛。

“敬兄长!”

嬴政仰头喝掉一口。

“谢兄长教我,不然今日,绝无此胜!”

说完,再次举起酒坛。

“二敬兄长,若无人道,九州生民凄惨,不见曙光!”

再次喝掉一大口。

然后转过身来,举起酒坛,看向东周国城邑。

“大秦,不是一个人的大秦,是所有人的大秦!”

“今后,不分你我,咸阳百姓有的,你们,都会有!”

“别人能享受到的,你们也都能享受到!”

声音掷地有声,响彻夜空。

东周国城邑之内,百姓轰然应声。

“大秦万年!”

“太子万年!”

嬴政深吸一口气,高呼道:“大柱国万年!”

不论城里城外,二十几万人,同时高呼。

“大柱国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