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护唐风流 > 分节阅读 97

分节阅读 97(2 / 2)

这些家仆原本身手都不错的,得到刘逸一些狠毒招式的教授后,格杀水平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随后几天,刘逸大半的时间都是带着新选的这些亲卫们到左卫军大营中去训练那千余名军士,间也回到大明宫卫所中,处置一些事儿,同时等待朝廷的诏命。

因被裴行俭当殿要去任帐前先锋,在随后的日子里,刘逸也基本不要参加了宫内的值守了。

--------

这日刘逸在左卫军大营指导了一下自己所领那部军士的训练后,回到大明宫千牛卫卫所。

没有出征,作为千牛卫的中郎将,所领军士的一些事还是要处置的,刘逸也每天都要卫所中去报到一下,见见上官,会会手下的军士。

在卫所外,刘逸就听到了里面的吵闹声,手下的那些千牛卫军士在大声地议论着什么

“今日那吐蕃使团正使太嚣张了,真想上去揍他一顿”这是李逸风的声音。

“正是,吐蕃使团这不是请婚,而是要胁”另一名千牛备身也是愤愤然说道。

刘逸大步迈进卫所内,看着那些一脸愤色的手下问道:“弟兄们,怎么一回事”

众军士见刘逸进来,都停止了议论,相互看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一些人还相互扯扯衣甲,准备离去。

刘逸更是奇怪,这些属下的千牛卫军士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今日朝会中又发生了关于自己的事,而且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才这么躲躲闪闪。

“李逸风,你给本将站住”刘逸大声喝道,叫住同样准备开溜的李逸风。

“刘将军,有何事要吩咐”李逸风神情很不自然,躲着刘逸的眼神。

刘逸严厉的眼睛盯着李逸风的眼睛,几乎是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告诉我,刚刚你们在议论什么今日发生了什么事”

李逸风迫于刘逸的威严,看了看边上又没了其他同伴,同伴们都逃到外屋去了,这才低声地说道:“刘将军,今日来报丧的吐蕃使者在朝堂上公然要求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许婚,并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吐蕃新立的赞普”

当日太平公主在马球场上公开的对刘逸示好,宫中几乎所有的禁军将士都看在眼里,再加上皇帝和皇后对刘逸不是一般的宠爱,很多的人都在猜测刘逸将是驸马最可能的人选,吐蕃使者公然要太平公主下嫁,这样的事他们还真不敢在刘逸面前议论。

刘逸在担任检校千牛卫中郎将后,威严日益增加,这样的严肃问询,李逸风又不敢不回答。

“什么”听了李逸风所说的,刘逸有些意外,接着又马上涌上愤怒的感觉,这吐蕃使者太嚣张了,竟然敢在朝堂上公然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要知道李治与武则天就这么一个女儿,他们如何会舍得,吐蕃使者这样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过分。

刘逸一张脸很是冷,眼睛还是盯着李逸风,“你与我详细说说今天的情况”

感觉到刘逸眼光中的寒意,李逸风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也即把今日朝堂上关于吐蕃使者入朝请见的事说了一遍。

原来吐蕃赞普死后,在吐蕃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文成公主遣其大臣论塞调傍率使团来长安报丧,并报告新立赞普之事,同时使团还肩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奉文成公主之命,要大唐许嫁一名公主给新立的吐蕃赞普器怒悉弄,文成公主在请婚书中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

李逸风把大概的情况讲完,用非常气愤的语气说道:“刘将军,今日那吐蕃正使论塞调傍太狂妄了,要求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一定要许婚,不然就要兵戎相见”

“这太过分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太平公主的哭诉

第一百二十七章太平公主的哭诉

s:第一章来了,求首订

刘逸听了脸上虽然没什么异样,但心内是异常的愤怒,竟然有这样嚣张的使者,敢当殿威胁大唐的皇帝,这不是请婚,而是胁迫,狂妄的吐蕃人携着在青海大胜的威势,竟然要胁我大唐允其请婚要求,还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

这实在是太过分了,没有人可以容忍的,这和当年弃宗弄赞派使者到长安来请婚如出一辙。贞观十二年时弃宗弄赞请婚被拒后,当真亲自提兵二十万,攻打松州,并再派使者威胁李世民,若不许婚,将率大军直捣长安。弃宗弄赞在松州也成功地击败了松州都督韩威所领的边军,并围困松州城半月许,暴跳如雷的李世民马上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大总管,率数万大军急救松州,侯君集麾下大将牛进达率轻骑五千偷袭松州城外的吐蕃大营,一场大火让吐蕃人损失惨重,弃宗弄赞狼狈逃跑。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吐蕃与大唐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当年的吐蕃兵力还不是很强盛,如今的吐蕃实力远比当年弃宗弄赞时候强大多了,再加我大唐对吐蕃连续多场战事的失败,而且都是大败,若吐蕃真的举大军来犯,朝中担心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想必吐蕃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派出的使者敢这么张狂。

还有,如今主政的李治和武则天,与当年的李世民,在处理这种事上的态度还是有明显不同的,刘逸也在想,若是李世民还在世,又会如何回应吐蕃请婚的这件事

刘逸在从李逸风口中了解情况后,也想到了另一点,派使团来长安请婚的竟然是大唐嫁出去的公主文成的主意,刘逸对这个历史书上将其描写成维护唐蕃和平,促进民族融合使者的文成公主没来由地产生了厌恶。

后世的刘逸对文成公主和亲这件事与大多的人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他对文成公主嫁给弃宗弄赞,也就是那个什么松赞干布非常的不赞成,以刘逸的说法,这是李世民对外政策最大的一个失误。

贞观时期大唐国力就已经很强盛,军事力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