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意三国 > 分节阅读 453

分节阅读 453(2 / 2)

“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孔明”李晟听了徐庶的回答不置可否,转头询问另一边的诸葛亮。

“变革是肯定会的,只是孙权那边的变革所迈的步伐将会比曹操的还小。”诸葛亮这样回答道。

“为什么”李晟对此十分的不解。

“王上难道忘了江东的真实情况吗”诸葛亮微微一笑,轻声对提醒着李晟。

“江东的真实情况”被孔明这么一说,李晟才猛地恍然起来:和已然把世家大族打压得不成模样的自己相比,曹操那边的世家大族固然算得上是强大,但这样的强大始终还比不上江东那边的强大。在江东有所为江东六家的说法。所谓的江东六家,指的是吴家、陆家、朱家、顾家、周家、张家这六个江东大族,这其中并不包含孙权所属的孙家。事实上,孙家之所以能成为江东之主,其关键便是取得了这六家的支持。严格说来是江东的六家认可的孙家,孙家才得以在江东存在。若是这六家对孙家有什么看法的话,那孙家的统治就显得很不妙了。如果说曹操那边的统治是曹操这世家大族的头子联合了众多大大小小的世家进行统治,而曹操本身犹自可以在世家之中说得上话的话,那么孙家在江东的统治,则是江东六家联合起来对孙家进行支持的统治。就表面上看来这两者似乎还有些相似,但在实际上曹操本身对与世家还是有一定的压制能力,而孙家却是完全丧失了这样的压制,相反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向六大世家提出妥协的。这是一个量的区别,但就是这个量的不同导致了江东本身在对待变革事情上与曹操的不同。

“如果说曹操会支持变法七分,最终实现五分的话;那么江东这边是,孙权支持了五分,最终只能实现三分了。虽然孙权比曹操年轻,所做的事情更加的冲动,也是如此。”看着沉思的李晟,孔明缓缓的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对孙权根本就不要报什么希望了”李晟望着孔明,略有些寂寥的说道。他对于孙权不进行变革似乎很失望。

“当然不是如此。”孔明重重的摇了摇头:“江东的六大世家,虽然是世家对于世家的特权很有些维护,但他们其中并不缺少目光长远之人。对于眼下的局面,他们自然是看得明白了。他们也清楚知道江东如果不进行变革发展,就会在争霸的过程中落后,以至最后的战败。本来这样的战败对它们来说也没什么,可眼下我们和曹操都进行的变革,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江东要是再战败的话,无疑就会作为失败者而承担我们所变革之后的规矩。这在江东的那些大家眼中是无法忍受的。是以他们会更加的支持孙权,并指导孙权那边的变革。在他们看来与其去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倒不如由自己来制定规则。当然,这样的规则对他们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利益损失。”孔明思索这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也就是说他们会进行一些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却是不会牵扯到比较深刻的东西了”李晟猜测孔明那样说的意思,并询问道:“关于这一点你能不能详细的解释一番。”

“好的”孔明认真的点了点头,一边思索,一边解释道:“主公在徐州、青州用水军打了这么一战,却已是把一扇关于水军作战的新大门给打开了。连曹操都从这其中意识到了水军的重要性,更何况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水军,并将水军视为自己安全基石的江东呢进一步的加强水军的发展,这是江东肯定会做的事情。同时他们也会和北边的曹操一样,在重视发展水军的同时重视发展海上贸易。钱他们不会嫌多的,因此在知道了从事海外贸易能够挣大钱的情况下,江东的人绝对会发展自己的远洋船队的。这恐怕就是他们所进行的变革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了。至于税收的改革,至于用人的改革,他们却是不会进行的。毕竟,改革税收是让他们世家大族的钱财受到很大的损失,而改革用人,则是对他们在政权中的利益眼中的削弱,则是对他们很不利的事情,他们是绝对不会做的。”

“是这样吗他们只进行水军和海运上的发展,而不进一步的进行制度、税收的变革是吗”李晟确认着问道。

“正是如此。”孔明点了点头:“这样才是最有利于江东稳定的。”

“有利于江东的稳定也许吧不过江东那边所做的改变如此至少,他们难道就不害怕自己的子民在对比他们和我们或是曹操的制度后,迅速的逃亡吗我记得在我们三家中赋税最高的就是孙家吧。”李晟思索了一下问道。

“一般的百姓是不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他们不太识字。只要江东那边对此控制的比较妥当,并把几个胆敢迁离的人给杀掉作为榜样的话,江东那边恐怕不会因此而发生什么动乱。而且江东那儿向来有掠夺人口的习惯。如今海事即开,海外有地有人的事情,只怕早晚也会被江东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