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的情况你们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尽管李晟军的情报机构侦察处早已将有关士燮的情报出来,供李晟和孔明两人研究了许久,李晟对于士燮这个人并不是那样的陌生,但作为这儿的新主人,他还是想先听听这些久与士燮对抗之人的汇报。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士家乃交州之地的大族。燮本人成为交趾太守不过六年,但其族于交州之地根深叶茂作威作福却早已数世,其长弟、次弟、好友皆实领交州郡县,与燮并列。若说我等现今所控制的北交州因流民来玩甚多,且又有主公的支持而得以归附汉府,那么南交州完全就是士家独立的土国,其令,其名皆与我等不同也。吴巨站起身来说了这么一通无论是李晟还是诸葛亮都清楚的情报。
我听说士燮此人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于南交之地甚得人心啊。李晟点出了在吴巨的话语中似乎从来没有提到的一点士家在整个交州的名声并不坏。
那只是伪善罢了。区区些许恩惠,只能骗得过少数的人,大人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对于李晟的话语,赖恭作出如此无奈的辩答。士家在交州确实有很好的名声,这是一个事实。尤其是
在士燮领了家事之后,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起来。所谓体器宽厚,谦虚下士,这便是世人对他的评价,而他对于中原到交州避难之士子的厚待,更是把自己的名声远远的打了出去,就
连执掌天下的曹操也知道交州的偏远之地有他士燮这么一个人,可见其名声之高了。虽然赖恭自己很不愿意承认士燮是一个得人心之人,但事实却是如此。
话虽然如此,但伪善确实是迷惑了不少人啊。在不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就和士燮作战无疑会失掉我们的民心。李晟仅仅的皱起了眉头说道。
李晟直接把话说的如此明白,大厅里的官员们自是一片的沉默了。和得人之人作战,会有怎样的一种后果他们并不是不清楚。哪怕对方只得了几郡之地的人心,但即使是万人也还有万众一
心的说法,更何况这儿的人是数十万呢。
麻烦啊。他们愁眉苦脸的想着。事实上正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士燮是一个得人之人,所以他们才感到束手束脚的狼狈,大的说到大义,小的说到小惠,他们这边似乎都比不是士燮。
就大的来说,尽管赖恭是交州太守,但这个交州太守却是刘表任命的,似乎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拥有了正统之名的曹操比起来却是差了一些。而从小的方面讲:士燮以本乡本土之民组织起
来的人马,以及他所在的家族于交州本地的势力都比赖恭和吴巨两人在苍梧组建的队伍有更强的凝聚力。因此,所有的人都担心,若是自己这边就这样对士燮发动进攻了而交州本地的土民
都起来支援士燮的情况出现。
主公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赖恭紧张的问道。他请李晟来此,并愿意将交州之首的位置交给李晟,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士家在交州的势力。可以说他的目标只在于一直像统一整个交州的士燮而已,他可没有要同交州几十万土人作战的想法啊。
所谓得人,其实就是得民心。只要民心在我,那士燮不过就是一个独夫了。李晟微笑的说道。
这个我们也明白,但我们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赖恭额间的紧皱并没有随着李晟的笑容而有所舒展:主公可知交州的三害
交州三害这我倒没有听说过,还请长史大人试言之。李晟摆出了一个请的手势,不耻下问的咨询于赖恭。
交州三害,乃最令我等头痛的三件事情:其一为交州蛮人与交州汉人之害,蛮人乃交州之夷民,其久居于山上,筑寨而存,尚武勇而轻礼仪,虽平日里与人无害,但在饥荒来临或是有人挑拨的时候,却往往会团结成一处,常有攻城屠民之举;交州汉民颇有些是数世居于此地的,其于乡里之间颇有恒产,乃土民尔,而今中原内乱,烽烟不止,有不少中原之人流落于此,谓之曰客民。客民若是要居于此地,必然需要土地与资产,而这些往往已经被土民所有,双方时常因为一些事情而争执,亦有械斗的情况发生,此乃交州之二害也;至于其三,乃交州之豪族与我等外来官员之争。交州豪族于当地往往有极大的势力,我等外来之人在无甚根基的情况下,要居于此地便必然与这些豪族较好,否则便会如士燮那样受到多方的自肘。在我等成为交州官之前,交州的情况大抵是如此。然而外来官员同意给予的利益毕竟是少数,随着这些交州豪族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他们渐渐的便不满足于原来的所有,而想独自将交州纳入自己的手中,这便有了今日士燮对我等的敌视。赖恭对李晟拱了拱手,详细的将交州所面临的问题一一摆到了李晟的面前。
简而言之就是夷汉之争,土客之争和豪族问题吧。李晟简单的对赖恭所说的三点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我觉得这三点问题事实上可以归成两类,一类是沟通理解不畅造成的:如夷汉之争,在山上的夷民不理解汉民的南迁对之有所抵触的同时,南迁的汉民又看不起山上的夷民而对之有所歧视。抵触与歧视的扩大使得双方的不满日益增加,这就是所谓夷汉之争。而除了夷汉之争以外的,便是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了:如土客之争,豪族势力过大等,都是在互相之间的利益有所冲突的时候产生的。本地人敌视外来者是认为外来者影响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而豪族之人在领有了现存利益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