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小半个时辰的路。”庞统回答道,这一刻他看到李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莫不是主公已经有些受不住了”他这样猜测着,随即便劝慰起李晟来:“主公,这雨下得可是越发得大了,路也变得更加难行,不如主公先上马休息一下,也好继续一些体力”
“不可”李晟轻轻的十分肯定的摇了摇头:“士元,我是一个将军,但同时也是一个士兵。”
“明白了。”见李晟如此的坚定,庞统也只得无奈的闭上了嘴。他没有再劝下去,因为李晟的眼神已经告诉了他最后的答案:无论这雨中行军是如何的艰难,李晟都打算和士兵们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那里。
“真是不错的主公啊。”对于李晟的坚持,庞统十分的佩服。他随即想到了另外一点:“主公对行军既是如此的坚持,那么他就不太可能因为行军的艰苦而烦恼。既然如此,那他究竟为什么而皱眉呢莫非他还有什么烦恼是我不知道的”庞统怀疑着,作为谋士他的职责就是替自己的主君解决所遇上的困难,因此察言观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毕竟在有的时候,主君不可能将自己所碰上的一切都告诉自己的臣子。在此时,臣子往往是需要自己去找问题找答案的。
“不是今日的事情,那就有可能是前几天的事了前几天”庞统偏着脑袋想了一会,脑中灵光一现的闪过一件事情来:“主公担心的莫非是刘罄大人的事情”庞统试探着询问道。武陵是李晟要纳入势力之中的地方。他眼下之所以会对武陵的战事如此的看重,其最终的目的却是为了取得武陵的实际控制。若刘表任命的武陵太守是一个无能之辈,那李晟自然是不需要担心的。可眼下的这位刘罄太守在刘表的亲戚中还是颇有贤名的,想来也有几分本事。这自然就令李晟觉得苦恼了。
“我听说刘罄太守可是一个相当勇猛的豪爽之人,是很容易得到他人好感的。”李晟点了点头,皱起的眉头已然汇聚成一个“川”字,“而且我听说刘表大人同样也许给刘罄大人以兵力,这次来支援我们平定山越的五千援兵中就有四千是属于刘罄太守的。这样武陵的兵马就和我们长沙相当了。唉这下麻烦了。”说道这,李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在担心,如果这位刘罄大人和长公子刘琦一般始终将自己视为蔡氏一边的人而处处针对自己的话,那自己在长沙做得事情就显然很容易收到制肘,各种改革都不可能顺利的进行,那发展的速度自然也有限了。
听了李晟叹息,庞统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主公觉得刘罄来武陵对我们是一件坏事”笑过之后,他眯着眼问道。
“难道不是吗”李晟不解的反问道。
“刘罄此人,统早已知晓,其有重勇刚毅,而缺少智谋,为人没有太多的城府,只善于战场,而怯于政事。若刘表派来的太守是其他的名士,我恐怕还要让主公小心一番,但是这刘罄么。”说道这,庞统微微的顿了顿神秘一笑:“主公大可收而用之,要知道他也是一个极重信诺的人哦,是很讲义气的。”
“哦,是这样吗”听庞统这么一说,李晟不禁愣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我明白我该怎么做了。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打算先见刘罄一面。若他真像士元你说得那样,我自然会想办法拉拢他过来的。毕竟,优秀的将领没有人会嫌少啊。”李晟说得十分大气。在剿灭了柯兴,真正的掌握了长沙实权之后,解开了心结的李晟终于有了作为一方霸主的气度。
风卷第十二章斗将全
清晨,从东方升起的那轮红日将第一缕光芒透过犹如轻纱一般的薄云投射到一望无垠的原野上的时候,震天动地的鼓声就隆隆的敲了起来。在平原上相隔三里对峙的两座军营一下子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两边的士兵仿佛是早已有了默契一般不约而同的从两边的营地里奔出,排排的在各自的营前列好了阵势。
竹柄铁枪,竹牌轻盾,竹片甲,一面绣着不明怪物的大旗在一根高高树立起来的竹竿上迎风而展。这边是山越的人马,是属于阿尔塔部的盟友克南部的精锐战士。别看他们个头不高,手中的兵器又较差,但他们站立在那里的气势却实在非同一般,五千人站在那儿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数万人列阵一般充满了紧致的压迫敢。为了自己部落的生存,为了获得这平地上的土地,他们来到了这杀场之上。在厮杀还未开始之前,他们用充满了杀气的眼神瞪视着对面的敌人,似乎想要在气势上彻底的压倒对方。
好惊人的气势。如果这些山越兵面前对着的是一般汉军的话,恐怕汉军这边就会有骚动发生吧。虽然不太可能直接在对方的瞪视下溃败,但那些没有经历过血腥战斗的人确实有可能被对方的气势给下照,从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无法发挥自己实足的实力。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假设,但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假设终究没有成为现实。站立在山越兵阵对面的是一支大约三千五百人左右的队伍。他们在总帅的安排之下分作左中右三阵,两杆高高举起的赤帜之下,肃穆的阵列开来:左右两翼各布下了一千步兵,而中间则在一千步兵的后头又列上五百的骑兵。那两杆红色帅旗则立于骑兵阵中,帅旗之上的白字则分外鲜明的说出了这支军队的领导着究竟是谁:“汉长沙太守李”、“汉武陵太守刘”这正是前来讨伐山越的荆州兵马,是属于李晟、刘罄二人统率的。
虽然刘表大人许诺派遣五千援兵来支援平叛,但不知是刘磬这个太守跑得太快,还是别的什么缘故,以至于刘磬都到益阳好些天了,这援军一直没个踪影。李晟原本想再等几天的,可由于武陵那边的山越军已然靠近了武陵与长沙的边界。李晟为了不使战火在自己的郡里发生,李晟不得不拉着这位急着想战场,连部队都扔到后头的刘太守带上自己所属的三千五百兵马匆匆的踏上了前往武陵的路程。在五天之后,于这离汉寿还有三百里的这里,李晟的兵马便与对面的山越军碰上了。遭遇战谁也不想打,故在互相发现了对方之后,双方都安营扎寨下来,随后定下了决战的日期,那就是今日。
面对山越的五千强兵所散发出来的气势,李晟麾下的这三千五百勇士丝毫没有一丝半点的动摇。虽然对方的军力远在自己之上,虽然对方的强悍是他们从来也没有遇见过得,但他们都相信自己的主公李晟会带领自己取得这战斗的最后胜利。因为他们是同李晟一起成长起来的,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看到李晟失败过一次。
咚咚的鼓声响起了,其间掺杂着一声声呜喑的号角。两边的士兵在鼓角声中起步向前,缓慢但是沉稳的互相靠近,最后停了下来,双方相距大约四十丈。
这是一个适中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两边将领所说的话,大家都能听得到。这是李晟第一次经历这种“正统”的战斗,虽然他很觉得这是一种傻冒的行为,但在手下众将都出声赞同而他最相信的军师庞统也没有反对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顺从大流。
在侧面投射而来的晨光中两军南北对峙。因是五月,吹起的自然是东南风。在徐徐的微风中,李晟这一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