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客户这么多”底下的人不解。
“军队。”李晟简单的吐出这两个字来,“别的人不说,至少这样的食物军队是很欢迎的,因为它将大大减低军队在粮草上的麻烦。我想对于这样的东西,我们的州牧刘表大人应该是很喜欢的吧。”
“那是自然。”众人一听顿时明白过来,纷纷赞同。
他们知道李晟这样要求的原因是什么:李晟以后要出仕,要当官的。名声对他来说是非常的重要。毕竟在这天下,没有名声就意味着没有实力,就意味着没有出头的日子。这对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最需要得到的。
“必须替小主子办好这件事情。毕竟他是我们的头。”众人心中都这么想着。他们大都是跟随李晟从徐州过来的人,是和李晟一起战斗过的,对于他们来说李晟就是他们的头。
做那种方便快捷的食物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毕竟这个以前谁都没做过。虽说现在也有饼子、包子之类东西,但那最多也只能保持个两三天,而且是得在比较好的环境中。根本就无法适应李晟所提出的那种要求嘛。
“要在最差的环境下,保证食物七天的不坏。还要能够一盏茶的功夫里让他变得热气腾腾,这简直是”当时听李晟说起这个,众人们还感觉不到这其中有什么困难。可眼下真正的作起来,他们才发现,那简直是有如痴人说梦一般。
“这可能吗”他们问着也有些抱怨。但无论怎样的抱怨,他们也得抽人手尽心尽力的去做。因为那是李晟下的命令,是他们小军师的指示,也是为了以后增强自己军队的战力。这种方便快捷的食物出现将对军队产生怎样的影响,曾经打过仗的他们不会不晓得。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保证了粮草,就保证了军队。”
只是这件事情真的很难,他们也只能尽自己的努力罢了。
虽然做新食物的这件事情暂时没谱,但在这年关的时候作一次大让利的事情却是很快就落实下去了。从食材的挑选,到最后准备做什么食物的定型,很快就在几天内完成。最后让手下的帐房先生统计了一下每日的开销,居然得消耗一百贯钱,这几乎是泗水居总楼一日的收入啊。
“这也太贵了吧。晟少爷,您看”当玫姨将这个递给李晟的时候,她总有些忐忑不安。虽然一千贯不是很多,但也算不少了。原本以为根本不会消耗这么多的,但不想聚集在襄阳城外的流民居然有十来万。人数多了,这做得东西自然也多,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贵吗我倒不觉得。十多万人啊。一人一份的分下去,算到人头也不过十文不到,根本就吃不上什么好东西阿。”李晟摇了摇头,比了比计划上的东西:“你看看这里,这么大冷天的,你们居然还让他们吃稀粥,这能饱吗我看淂换一些东西才行。”
“用什么呢不可能给这么多人做干饭的啊。店里的米并不充足。”听李晟还要加料,玫姨不禁皱起了眉头。倒不是她舍不得花钱,而是眼下泗水居的粮食储备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米。
“我们不是还有面粉嘛就用面粉、碎肉和细菜为那些人做一些新鲜玩意吧。”李晟微笑着神秘的说道。
“什么玩意”玫姨不解。
“那东西有点像元宝,外面裹着一层面皮,里头是鲜肉和细菜。做好以后很简单,只要用沸水煮上那么一顿饭的功夫就好了。一口一个的,可是香得很哦。”李晟说着脸上露出怀念的笑容。他说的是水饺,那可是以前过年必备的食物。可是在眼下,这东西还没被发明出来。
“听起来挺诱人的,可是这东西方便么”玫姨问他。还有五天就要过年了,泗水居的让利也将在那天开始。如果不能在五天的时间里组织到十万人份的食物,那这让利无疑就成了一个笑话。
“如果是用一般的工具作这个,那还有可能麻烦些。但如果用特殊的工具来做,那你们就只要负责将最基本的食才如:圆圆的面皮、碎肉和细菜准备好久可以了。”李晟闻言一愣,想了想这样说道。
所谓特殊的工具,其实也就是一个“掐饺器”。用两片做好的木模,串上一根圆棍组成。用的时候只要把皮摊好,馅放上,再这么一掐就成了。用这东西作水饺很快,而且这东西根本就一点难度都没有。
“那能来得急嘛”玫姨还有些不放心。
“应该可以的。再说水饺这种东西也不要一下子来得太多嘛。一部分水饺加上一部分的粥,应该也能让他们吃饱的。”李晟想了一下十分肯定的回答道。因为他清楚,自己这边让宋伯去做工具的同时,泗水居那边也可以在为水饺的食材作准备。这两边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冲突。
“那就好。”玫姨点头称是,至此答应下来,去准备了。
由于襄阳城里的其他商家依旧依照着习惯在元旦的时候歇业,由于建安四年的徐州依旧是战乱连连,造成了百姓的大量逃失,更由于刘表的“仁”使他不得不下大力气管好前来荆州的流民,所以泗水居所提出的意见就大大的符合了刘表大人的胃口。它甚至肯亏本也要帮助那些流离失所之百姓地行为,分为众人交口称赞的话题之一。而李晟这个名字作为泗水居的大老板,也随之在荆州的高层之间流传。
当他们听说,这个李晟还是司马徽门下的高足,又是原豫章太守诸葛玄的义子,几十年前名满天下的李家遗孙的时候,这些对政治非常敏感的官员们迅速的意识到了什么:“这个人绝对是新星。他不踏入仕途则以,一旦踏入仕途,他的前途将是不可限量。以他的名声,以他的家世,无疑完美无缺的清白。”
“这真是大手笔啊。”蒯越乐呵呵地望着前来道访的李晟:“有了这十万百姓的称赞,只怕以后的荆州将没有人不知道你这个泗水居大老板的威名了吧。真是后生可畏啊。如此赈济,只怕一般人想到了,也不敢作出吧。听说你们赈济十天所花的钱财可是你们节前整整一个月的收入哦。”
蒯越将一切挑得明明白白。他那一双舍人心魄的眼睛正紧紧的盯着一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