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秦帝师 > 分节阅读 170

分节阅读 170(2 / 2)

“怎么你们都不说话,是不是心有顾忌”秦始皇笑道:“你们放心,联不会怪罪。李斯。你身为丞相,你来说吧,大秦的太子该当立谁”

李斯根本就不想第一个发言。可给秦始皇点名了。不能不说。迟疑着道:“皇上。臣以为自古以来立太子一是立嫡长子。二是立贤。自从商代武丁确立嫡长子为太子以后。莫不循此法,臣以为从万世之基考虑,应该立嫡长子为宜口李斯谬言,还请皇上明察。”

在商朝武丁以前,王位继承制度不明,王位争夺时常上演,闹得商朝不得安宁。商代最有成就的帝王武丁吸取了教训。最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才使得王位争夺有所收敛。嫡长子继承制度也有缺陷,就是嫡长子未必有治目地才干,比如汉惠帝,着名地软娃娃皇帝,一切皆操持在吕后之手。

嫡长子继承制度另一个缺陷就是那些具有治国才干的王子没有继承权。往往就会发生战乱,比如堆材大略的明成祖是通过战争登上皇位地,开创了明朝一代盛世。当然,也有特殊处理的情况,比如汉武大帝就不是嫡长子,是汉景帝第四子,由于他幼小对表现出来的天赋,汉景帝最终立他为太子,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治武功达于顶峰地全盛时代。

王位继承的关系非常重大,嫡长子制度确立以后,用了数千年,李斯持此议,可以说是很有见地,群臣齐声附和。

“你们都认为立太子当立嫡长子”秦始皇问道:“要是嫡长子不肖,而其他诸子里面有贤才,难道就一定要立嫡长子”

这的确是一个弊端,群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尽皆闭口不言。

秦始皇再次点名道:“李斯。你说说看,难道大秦地江山要落入庸才之手大秦的江山将万代传承,代代都要是贤才。”

这问题太大了,大到李斯不知如何回答,愣在当地,道:“皇上,这这这,

周冲站起来为他解围,道:“皇上,周冲以为立太子以嫡长子,还是立以贤。这全在皇上一言而决。不过,周冲认为嫡长子制度传承千年。自有他的道理,不应该否决。皇上担心立太子以嫡长子,致使贤才不在位地担心是必要的。立嫡长子还是立贤,皇上自有决断。”

这话听起来有点模技两可,其实是在点醒秦始皇立嫡还是立贤。相互为用,可以确立嫡长子制度,再辅以立贤,具体的情况具体处理,因为这两种制度各有利弊。

“是呀,皇上”这个问题太大了,再纠缠下去也一时难以说清,谁也不敢乱说,群臣巴不得早点结柬。

秦始皇点头道:“你们以为联的儿子里面口谁该立为太子”

周冲已经知道答案。他当然不会笨到第一个回答的程度,静坐不动。

历朝历代因为立太子一事上演了多少血腥事件,群臣不会不懂这个理,都不敢乱说话。秦始皇点名道:“韩非,你说呢。”

韩非结巴着道:“皇上,韩非以为立嫡应该是长公子扶苏,若立贤长公子扶苏最贤。是以韩非以为当立扶苏为太子。”

他在秦始皇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他都这样说了,看来这事已成定局,再者扶苏年纪虽小,英气已露,群臣知道扶苏的确贤而有才,齐道:“臣附议。”

“缭子先生,你以为呢”秦始皇点名口

尉缭附和道:“皇上,缭子以为韩非说地有理,缭子也是这样认为。”

王剪蒙武内史腾三人不等秦始皇点名,道:“臣附议”

秦始皇站起来,道:“难道列位臣工如此同心口联心甚慰呐联也这样认为,扶苏既是长公子,又贤而有才,联很是器重,所以联决定册立扶苏为太子,择吉日告于太庙成礼。”

“皇上圣明”群臣齐声颂扬。

秦始皇接着道:“扶苏虽然英气已露,毕竟年幼,尚需一位有学问有德操有大本领的师傅,你们以为谁最合适做太子太伸”

群臣议论纷纷,有推举尉缭的,有推举韩非的,有推举周冲的,瞧他们那个架势,没有十天半月不可能议出个结果。

李斯清咳一声,道:“各位同僚。请静一静。”丞相说话了,群臣自然要听。只得住嗜。李斯道:“皇上,臣以为太子太傅非周先生莫属。”

他居然有这等眼光。和秦始皇看中的人选一样,秦始皇来了兴趣,问道:“此话怎讲”

“皇上,论才掌论人品,缭子先生,韩非皆可为太子太傅,可臣还是以为周先生最为合适。”李斯聪明人,当然不会把两人的短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来个点到为止,以秦始皇之才情不会不明白。

尉缭和韩非齐道:“皇上,丞相此言极是。”

秦始皇点头道:“联也如此认,就有劳周先生调教扶苏了,不知道周先生可否屈就”

周冲领命道:“周冲遵旨”

在周冲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扶苏登基以后运用现代文明治理天下,原本在汉武大帝时期才出现的第一个文治武功达于顶峰的全盛时代整整提芹一百年在秦朝就实现了。太让人激动了

第六卷革新篇第十一章另类游学上

“学生扶苏见过师傅。”扶苏进来向周冲行礼。

周冲笑道:“公子请免礼,这些礼节不必了。有了这些礼节太拘柬,太生份了,不如不要。反而亲切些。”

“师傅说得是,学生记住了。”扶苏笑着道。

周冲指着扶苏道:“这话,你都说了无数次了,可每次见到我还不是一大套礼节,弄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