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逢阴莫入那怎么斩妖除魔”魏凌君一脸不解。
“如果你的功力不足,进了阴地非但不能斩妖,倒是成了妖物的粮食。”无极子笑说。
“那我怎么知道该不该往前走”
“傻小子,你忘了探令”无极子空无一物的五指间突然出现一道符。
正是“探令”
魏凌君从怀里取出五张事先画好的探令,催咒甩出。
他催咒的速度极快,甚至连要求严格的无极子都曾经称赞他的催咒天赋。
面对动作比人类快上数十倍的妖物,动作慢的茅山术士都成了它们肚子里的粮食,或是年轻术士的教学案例。
五道探令一离开魏凌君五指就往冷潭四旁飞去,从抖动的程度就可以知道妖物的强弱。如果妖气很强,探令会停留上头,抖动示警,如果妖气很弱,探令会往潭水钻,直击妖物本源。
就在探令出手,飞至冷潭上头时,五道符令却不约而同一个转弯,往上空飞去。
魏凌君皱眉转身,循着探令的角度看去。
轰轰轰
三道探令同时在半空中自燃,微弱的火光后头赫然出现一具横架在半空中的棺材。
第二集
第三章
悬棺
魏凌君诧异的看着岩壁上的棺材,他记得以前曾经看过。
悬棺葬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法,它分布于四川、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和台湾等十三个区域。
云南志略云:“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
孟子又云:“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委之壑。”
一般来说,悬棺葬就是将已经过世的人所殓棺木用独特的方式悬挂在峭壁悬崖,大都是在地势异常险峻的江河沿岸。
魏凌君还记得无极子曾经说过,这些悬棺的主人一般被认为是春秋时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故称“僰人悬棺”。
悬棺大都是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棺木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崖壁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
为什么要把棺木放在那么高的地方,以及如何把棺木放在那么险峻的地方,都是不解之谜。
“他们可以把棺木放上那么高的地方,我们茅山术可帮了不少忙呢”当时无极子指着远方的山壁笑着,上头有好几十具悬棺,突出来的梁柱上头停着好几头鹰。
然而,这里怎么会有悬棺
有那么一瞬间,魏凌君以为看见了当时在金沙江沿岸看见的悬棺景象。
而且这悬棺能让三道探令同时“化炎”,可见得这里的阴源应该就是它了。
魏凌君正考虑该怎么上去破阴源的时候,后头地上突然传来奇怪的异声。
已经死去的妖兽尸体正快速分解,那硕大无匹的躯体在黑暗中分解出一片一片的荧光。荧光数量极多,没一会儿就占满了整个岩洞。
魏凌君一愣,他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妖兽,以前,妖兽死了便是死了,哪会再生变化。而眼前的两头显然不是以前所见,五分钟内两头妖兽分解的一乾二净。
偌大的岩洞反倒是因为那些荧光而亮了起来,此时,魏凌君突然感到身体一阵灼烧剧痛,低头一瞧,正好看见两手手臂就像是被灼伤似的起了水泡。
是那些荧光
魏凌君没想到那些荧光居然会产生高温,大惊之下,急往后靠,深怕再被荧光黏上身体。
没想到他这一移动身体,反倒是带动了空气的流动,大片的荧光在岩洞里加速旋转,往他卷来。
该死被气流带动的荧光黏住物体后居然烧了起来
才一下子,地上、岩壁、上头的悬棺,以及魏凌君身上的衣服、手臂都烧了起来。
魏凌君大惊,双手疾挥,试着拍去已经沾在身上的荧光。而这一挥,气流卷动,荧光流动的越快,头发、脸颊、双腿不分先后也跟着烧了起来。
魏凌君没想到那荧光这么厉害,那荧光火焰手甩不掉,脚踩不熄,遇到气流则更焰。
可恶
魏凌君拚命鼓动体内的穹苍,试图驱除荧光火焰。
没用
魏凌君往地上滚,不断翻动,身上的火焰不减反增,没几秒就让魏凌君成了一个大火球。
啊啊啊
剧烈的疼痛从全身各处不断传来,魏凌君下意识的滚动身体,除了疼痛以外再无其它感觉。
岩壁上的悬棺受不住荧光火焰的烧灼,没几下就崩塌下来。
不知名木头所制的棺木碰的一声四散落地,岩壁柱梁跟着碎裂,火焰更大了。
棺木里头砸出十几块朽骨,带着蓝光火焰喷滚的老远,烧出阵阵腥臭味。
就在魏凌君以为自己会死在此地的时候,身体突然一凉,剧烈的疼痛忽然间降低了许多。
意外的,四处翻滚的他滚进了冷潭,冰冷的潭水让附身火焰瞬间消熄。
从岸上看去平静的冷潭不如外表的平静,落入潭中,一股强大的吸力漩流把他卷了进去。
水下卷流处是个小入口,魏凌君还来不及反应,身体被强大吸力带入。在入口处遭遇岩石猛力撞击,胸口一闷,嘴巴渗出血丝,内脏痛的他几乎要昏了过去。
地下水道的距离颇长,闭住呼吸到胸口几乎要爆炸,迷迷糊糊中,魏凌君只觉得身体一轻,就被激流带上了岸。
趴在岸边,魏凌君疲累的几乎要昏过去,勉强爬出小河道,用尽剩余力气才找到一个可以容身的凹洞。
身体温度降低加上大面积烧伤,体内的穹苍任劳任怨的护卫着他,径自的修护起来。
不知道躺了多久,魏凌君幽幽醒来。
身上的符纸早就全部被河水冲走,稍一移动身体就痛的他龇牙咧嘴,只能苦笑。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影响,四周的岩壁和地面发出幽冷荧光,让他可以稍微看见周遭环境。在可见的范围内,起码超过七八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