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外边对话声起的时候,里边惠妃的声音便已经没了,这时候听见玄宗皇帝勃然大怒,她却是突然挑开帘子出来,笑道:“三郎,你们说什么有人要砸那个李曦的店么”
玄宗皇帝黑着脸不吱声,惠妃却是继续笑着道:“有人要砸那李曦的店,臣妾可是第一个就不答应,听说外间那些大臣们经常有家中夫人出去店铺里入了股吃息的,臣妾不才,这些年陛下赏赐颇多,倒也略有积余,便也想到那李曦的店里入了股吃息,好歹也给清儿留些家产下来,将来也好叫他宽些用度。”
玄宗皇帝听了这话,不由错愕。
高力士却是深深地埋下身子,不敢稍有抬头。
惠妃娘娘口中的清儿,自然是寿王李清了,他贵为皇子,封为寿王,惠妃娘娘却说害怕他将来受穷,要为他留些积财,这个非家奴所可与闻矣
补上欠下的577张月票加更
现在屈指算来,距离本月结束,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手里还有月票的兄弟们,投给俺吧,再不投可就快浪费了。
诚心正意为大家码字讲故事的早肥,也应该可以对得起兄弟们投出的月票了
时间还剩下两天,而且月票榜的形势还极端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让人家挤下去,而且很有可能被挤下去了还没有机会再杀回来了这就是月底的残酷,这个时候,你们的每一张月票,对我来说都是一颗定心丸,让早肥可以松口气,静下心来认真的给你们码字
拜求
第三卷风风火火闯长安第二十三章王佐之才
第二十三章王佐之才
皇子会缺钱花么
这是个很诡异,也很没有标准,以至于无法回答的问题。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皇子嘛,皇帝的儿子,即便是将来不能当皇帝,那也几乎是无一例外都要封王的,先是老爹是皇帝,然后是哥哥或者弟弟是皇帝,再然后呢,侄子是皇帝你想,这种地位之下,那家里的财货还不得山堆海积的,哪里会短了用度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别的不说,便当今陛下的几位兄弟,如薛王、岐王等,哪个不是家中盈财要有人说薛王岐王的日子过得很穷,谁信
但是呢,事情有正例,自然也就有反例,远了不必说,就在本朝,李建成与李元吉,那可都是高祖皇帝的儿子,而且还是太宗皇帝的同母兄弟啊,结果如何
别说富贵了,连小命儿都没了。
所以当下里惠妃娘娘这个话说出来,若是外人不懂的,许是可能会要疑惑一下,然后就以为惠妃娘娘这是管皇上要钱呢。但是知情如高力士者,却绝对不会作如是观。
从本意上来理解,惠妃娘娘这自然是哭穷呢,不过高力士却是知道,近些年来,随着寿王李清逐渐长大成人,惠妃娘娘的心思却是开始活络起来。
陛下爱屋及乌,因为宠爱惠妃娘娘的缘故,所以对于寿王李清的宠爱也是冠绝诸王及太子,而与此同时,太子李鸿的地位自然不免的就有些尴尬。
但是仅仅如此,显然还不足以让惠妃娘娘满意。最近几年来,不管是在宫内宫外,或是向陛下说些枕头话,或是使动外间的大臣们偶尔进些小谏,总之她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击着太子李鸿在当今陛下心中那本来就已经不怎么多的好感
随着近来陛下对太子李鸿的嫌恶日增,尤其是又有了刚才陛下的那一番话,她这显然是憋不住了,终于又一次站出来提醒陛下
您若是继续让李鸿做太子,日后他继承了皇位,你我的宠儿李清却不知道要落个什么下场哇所以,这太子之位,事关百年后子孙福祉,您可一定要三思
所以,他这个话看似如话家常,甚至带着点玩笑的口气来说堂堂的惠妃娘娘,宫中礼秩一如皇后,号为“娘子”,却居然要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攒点钱而去入股做生意,这说出来怕不要滑天下之大稽,但事实上呢,这个话题可敏感着呢,也严重着呢。
当下里高力士伏地不敢起身,惠妃娘娘说完之后便只是笑意盈盈地看着玄宗皇帝,见他久久不肯说话,便又笑问:“三郎,你意下如何”
她说这个话,自然是恃宠生娇之下,想要逼着玄宗皇帝做出抉择。
但是太子废立,国之大事也,眼下的玄宗皇帝固然对太子李鸿有着种种的不满,但那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立他为太子也已逾二十载,他甚至已经成为了文武百官乃至朝野上下一致公认的未来皇位继承人,岂能因了一个妇人的几句话就轻言废立
因此,当下玄宗皇帝闻言先是微微蹙眉,继而这心里便不由得生出一丝不悦来,当下他闷声不语地坐回书案后,沉思片刻,淡淡地道:“堂堂惠妃去做生意,徒惹人笑柄尔。”
想了想,他看着伏在地上不敢起身的高力士,道:“将军且起身。”
等到高力士从地方爬起来了,他这才道:“稍晚时候,你去宗正寺传朕的旨意,诸位皇子已成年未开府者,着他们一一拟好封号,旬月之内,朕要昭告天下封他们为王。”
说到这里,他看了武惠妃一眼,道:“其余各王,也要各有封赏。”
高力士闻言眼神一亮,心中忍不住就是赞了一句,然后便忙不迭地应旨道:“喏。老奴回头就去知会宗正寺。”
听到这个结果,武惠妃便也是满意地一笑。她当然知道太子李鸿立储多年,自然不可能是那么容易就把他扳倒的,刚才那番话能换来这么个结果,便也已经是不错了。最关键的是,她已经成功的在陛下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才是最最要紧的。至于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