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一愣,然后便齐刷刷地扭头循声瞧了过去,却见说话者居然是刚刚得了批文之后已经走开了的李昌李适之。
李曦也正纳闷地扭过头来,心想这里也有人认识自己么扭头看见李昌李适之负手站在庭院西侧的廊子下,正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他赶紧躬身平平地施了一礼,淡然道:“正是下官,蜀州李曦。”
听到这句肯定的答复,那李适之不由大喜,刚才还是一副沉稳的大员派头,这会子却是忍不住快步走过来,甚至连那礼部的主事正在这里办公务也顾不得,一边走甚至还哈哈大笑着伸手来,眼看就冲着李曦抓过去。
“今日得见巴蜀才子,吾此后不须为美酒而忧愁矣”
不等李曦回过神来,他已经一把拉住李曦的胳膊,脸上笑意盎然的紧,热情地道:“来,来,来,你我同是国姓,几百年前当是一家,今番可要好好结识一番了。”
李曦有点懵,腾出手来拱手施礼,客气地道:“下官不敢,下官世居剑南道,虽也姓李,却不敢以国姓自居,李大人客气了。”
李适之闻言呵呵一笑,忽而皱眉,然后又笑,却是突然道:“唔,管他北李南李,终归是李,同出道德老子一脉嘛我看贤弟气度非凡,更闻贤弟才气惊人,唔,实在是心向往之,我意与贤弟约为兄弟,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他这话一出,可真是点语出惊人的意思了,一时间别说李曦了,便连周围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也是一个个骇得瞪大了眼珠子。
这所谓的“约为兄弟”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拜把子结义兄弟呀
话说人家李适之是什么人,那可是堂堂的帝室之胄而且跟长跑健将刘皇叔那个扯不清的所谓帝室之胄不同,人家李适之这个帝室之胄可是含金量十足的。
他是承乾太子的亲孙子,也就是太宗皇帝的嫡亲曾孙啊,话说,当年如果承乾太子不曾犯事,指不定人家现在就是皇帝呢即便承乾太子出了事,可人家依然还是当今玄宗皇帝的堂弟,这份皇家血脉之硬,简直没得说
而且即便抛开这一层不论,人家也是堂堂的朝廷大员,此前担任多地的刺史、都督等官,这一回调到长安来,据说可是要出任御史大夫的
这是何等地位,何等尊崇
而李曦小小一个九品芝麻官
说实在的,李适之这话说出来,别说那些旁观的官员们了,就连李曦都是纳闷的了不得,甚至心里还忍不住嘀咕,这李适之不会是作弄我的吧他要跟我约为兄弟这是哪儿跟哪儿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啊
因此当下里听了李适之这话,李曦自然地就有点发愣,回过神来的时候,就连刚才刻意拿出的那份淡然处之的做派也摆不出来了,只是拱手推谢,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大人切莫拿下官开玩笑”
李曦这番推辞,自然是很认真的,可谁想那李适之闻言之后却是脸上一唬,沉着脸道:“贤弟为何却要推辞莫非是瞧不上我李昌”
“呃”李曦连忙拱手,“下官不敢,只是,这”
只是什么,李曦没说出来,可李适之聪明之极,他猜得到。
自己今年正是四十岁,李曦看起来也就是十八九岁,这个年龄当然,年龄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两人的身份悬殊太大。
而且,看着李曦脸上那抹谨慎的神色,他恍惚中回过神来,似乎是自己太着急了
仔细想想吧,也对,突然有个人哈哈笑着跑过来拉着你的手,说贤弟要不咱俩结拜兄弟吧,换了是谁都只会给吓一跳,而不可能答应。
这个世上是有疯子的,但两个疯子,而且还得是两个气味相投的疯子遇到一起,这个说咱们结拜吧,那个立马就说好,那咱们结拜这个概率,却是不大。
想明白这一节,李适之不由得哈哈大笑,“贤弟,想是你不知道愚兄为何非要拉着你约为兄弟吧”
李曦拱拱手,附和着笑笑,脸上表情却是有些僵硬,道:“这个受宠若惊”
其实这个时候倒也怪不得李曦一再推辞,关键是他根本就不了解情况啊。
要按说,人家李适之是什么人物那是堂堂的帝室之胄、陕州刺史,且不说陕州与蜀州相距遥远,而且李曦又不是什么名满天下的大人物,他的剑南烧春也才不过刚刚开始在长安设店罢了,人家李适之实在是没有道理知道李曦这个名字的。
不过事有凑巧,话说当初剑南烧春刚出来的时候,蜀州曾把它作为贡品,向玄宗皇帝进献了六十坛,玄宗皇帝知道李适之一向喜欢喝酒,于是自己尝过了,觉得不错之后,就特意吩咐人给自己这位堂弟送过去了一坛。
话说,李适之是什么人那可是后来被杜甫给写进饮中八仙歌里的人物,有句子叫“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那说的就是他李适之呀
此人少负才名,能作得一手好诗且不必说,关键是他超级喜欢喝酒
这一章写到手里已经有六千字了,但是还没写完,所以先发一半上来,免得大家等。一点之前,还有一章
第三卷风风火火闯长安第十三章妙人两枚下
第十三章妙人两枚下
话说,玄宗皇帝赐酒的时候,李适之还在陕州刺史任上,赐下的那剑南烧春一到,仅仅一口,就把个饮中八仙之一的李适之给迷住了,对那一坛酒简直是宝爱之极,只是抱了藏到自己书房里,每天馋得什么似的,却也只舍得喝一小碗过过瘾,便连他儿子看自己老爹看这酒那么宝贝,就想要尝尝,结果都给他斥退了,坚决不给。
后来儿子把状告到他夫人那里,还是那位李夫人撒娇耍赖死缠烂打,这才好歹帮自己儿子抢过来一小碗,还把个李适之心疼得要死。
而且到这里还不算完,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