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唐一品 > 分节阅读 368

分节阅读 368(2 / 2)

“为父皇进孝,也是我们这些做儿子的本分而已,而为朝廷解除大祸害,也是我们作为皇子们的义务,当不得两位大人的夸赞。”卢恪面色一怔,摆了摆手道:“今日请两位大人前来,就是为了给卢恪做个见证,日后父皇要是问起来,还请两位大人说明一二。”

“这个自然。”房玄龄连连点头,道:“殿下但请放心,陛下乃是明君,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殿下有侠王之称,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凡。老臣等佩服。呵呵,莫说是老臣了,就是崔大人、韦大人也会为殿下仗义执言的。崔大人、韦大人,你们说呢”

“呵呵,房兄所言甚是,想如今北伐在即,若是此事传扬出去,朝野上下必定是人心惶惶,百官不能安守本位,又如何支持陛下的北伐,殿下此举,可是为朝廷解决了一件大事。臣等佩服。”韦挺赶紧拱手说道。只是旁边的崔仁师却是满脸尴尬之色,扫了面有得色的卢恪,冷冷的哼了一声,双目中更是显的阴冷无比,好半响,才变成正常模样。

“殿下,此举甚过大胆。老臣担心陛下心中有所不满啊”岑府之中,岑文本淡淡的扫了坐在一边的卢恪一眼,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复杂之色来。他是在事情发生后第三日回到京师的,刚刚一回到京师,就听说了此事,赶紧用自己的名帖唤来了卢恪。那卢恪一见是岑文本的名帖,虽然有些不愿意,但是还是赶了过来,没想到迎面而来的,居然是一句隐隐带有一丝教训的话来,不由的让他这位天之骄子有些不满,表现在脸上的情形就是,眉头不经意间皱了皱。只是这一点,却是让岑文本看了个正着,心中微微有些不悦来。

“老大人,若是老大人碰到这种事情,不知道老大人准备怎么办”卢恪把弄着手中的茶盏,笑呵呵的说道:“难道就坐等着太子殿下将那件东西掌握在手中,然后借了这个机会,号令朝中大员不成要是那样的话,这日后太子就是明日的皇帝,就算再怎么样的无能,恐怕父皇对他也是无可奈何的。老大人,看着他的那个模样,您也认为父皇辛苦创下的伟业应该交给这样的人来继承吗”

岑文本笑道:“若是一本隐私就能控制整个朝廷,那么当年的陛下早就能取代李氏,坐上江山之主的位置了。老臣跟随陛下多年,锦衣卫、粘杆处中的情况也知道一二。可以说,朝中大臣的一切都是在陛下的掌握之中,可是陛下仍然采用兵谏的方式从李氏手中夺取了天下,就是明证。要挟百官无论怎么样都只是小道。成不了大气候的。殿下,您难道以为太子殿下若是得到那件东西,就能因此控制朝政,使陛下对他没有任何办法吗那殿下就犯了大错误了。要想取得太子之位,不但要有小仁小智,更为重要的是,心中要有江山社稷,存在大仁大智。行正道,以道御术,如此才能达到目标。”

“小王记住了,多谢老大人指点。”卢恪按住心中的烦躁,对岑文本点了点头说道。对于这位老大人,他是很尊敬的,可是尊敬并不代表着他的每句话都得听。卢恪是有个主见的人,继承了两代皇室基因的他,在某种程度上,他是酷似他的外祖父隋炀帝的,刚毅果断,甚至有的时候可以说是刚愎自用。

岑文本深深的叹的口气,一见这种模样,顿时将原本准备说出来的话,又个给吞了回去。这个时候,他是真的看不好卢恪的前途了。今日之事,卢恪固然在大义上占据了上风,相对于太子殿下来说,卢恪的表现是令人称赞的,但是相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卢恪的表现就过于强势了,沾染了不该沾染的东西。偏偏这件东西是帝王都很忌讳的东西,哪怕卢恪是他的儿子也是一样,虽然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远在北方的卢照辞心中有何想法,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卢恪在这次事件之中,是绝对占不到好处的。而能占到好处的,也只有躲在一边装病的卢承烈。

“殿下,这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的道理,还需要殿下谨记。”岑文本想了想,还是说道:“看看越王殿下,心中就是一番丘壑啊”

“承烈”卢恪笑呵呵的说道:“一个在府中装病的人,一个不愿意为朝廷考虑的人,老大人以为这样的人是有危险吗承烈好读书,这是在诸皇子之中是有名的,老大人以为这样的人也想当太子”看着卢恪的模样,显然根本就没有将卢承烈放在心上。

“呵呵,既然王爷有此信心,老臣就不再多言了。”岑文本闻言哑然失笑,顿时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身怀两朝皇室血统,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凡。老臣佩服,老臣佩服。想必不久之后,老臣就能得到殿下的好消息了。”

“多谢老大人。”卢恪哪里想到,岑文本这个时候对他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了。所以才会有如此言论。

“哈哈,老臣年迈体衰,今日陪殿下许久,已经身心疲惫,该回去休息了,还请殿下自便吧”岑文本这个时候已经对卢恪失去信心了。

“既然如此。小王就先行告辞了。”卢恪面色微微一变,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站起身来拱了拱手,头也不回的就出了岑府。

“父亲,看到这个蜀王殿下,女儿想到一个人。”忽然一个娇小的身影走了过来,正是岑清影,黛眉如远山,清秀无比。

“何人”岑文本惊讶的问道。

“霸王,楚霸王。”岑清影望着卢恪远去的身影说道:“此人不听父亲的教诲,自以为能猜到陛下的心思,其实上,这一着棋就是一着臭棋,陛下不会认为这件事情是他一个儿子应该做的。相反,孩儿更看好越王殿下。”

“你说的不错。”岑文本点了点头,深深的叹息道:“当初萧禹老大人去世的时候,曾嘱咐为父在必要的时候助蜀王一臂之力,可惜的是,这个蜀王天资聪颖,处事与他人不同。才有了今日之事。”

“若是这个蜀王殿下与越王殿下相同,未必不能成事。”岑清影美目轻轻的扫了岑文本一眼。岑文本皱了一下眉头,却是没有说话,他自然知道自家女儿的意思,不但是在点名蜀王的缺点,更为重要的是,说出了卢承烈身后之人。

“太子殿下、蜀王殿下,还有大皇子,这三个人处处示之以强,但是越王殿下却是示之以弱,太子殿下三人办事多是以江山社稷为主,或者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可是越王殿下却不同,他很少发表见解,多是以一个儿子的身份来对待陛下,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他发表什么言论,都能切中陛下的心思,这才是最重要的。夫争之是为不争,不争是为争,这句话许多人都懂得他的意思,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更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记得住的。越王殿下却是深得其中三味的。”岑文本深深的叹息道:“长孙娘娘有母仪天下的相貌和秉性,长孙无忌有宰辅之胸怀,越王殿下亲近下人,有仁君之相,这一切加起来,都不是一个蜀王殿下可以比拟的。我儿当初说想嫁与越王殿下,还是很有眼光的。”

“父亲,你我在这里讨论了半天,就是不知道陛下此刻在想什么。”岑清影笑道:“无论诸位皇子有何举动,也不管长安城内的数百位大臣们在想什么,最重要的是陛下此刻在想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嘿嘿”岑文本双目中露出一丝崇敬来,苦笑道:“我儿说的极是,无论我们在长安城内怎么表现,都不过是一个被人提着线的木偶而已,下一步怎么走,都是提线的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