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辞闻言,轻轻的扫了一眼一边的李世民。他如何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这灵州都督麾下其实有两万五千人,与庆州不过相差五千之数而已,并非力量悬殊,而左武卫大军也有两万多人马,如此,就有四万多人,足够击败杨文干了。而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口中提到的左三军。虽然李世民不停的夸赞这个钱九陇,但是实际上,却是在点名他的出身。当年李渊南下的时候,分为左中右三军,李建成统领左三军,可以说,左三军出身的将领,大多与李建成关系不错,这个时候,让钱九陇领兵,万一太子是真的造反,万一这钱九陇也投靠了李建成麾下那还了得。这个李世民恐怕是想自己领军吧哼哼,只可惜的是,你还不知道李渊的心思,除非大战,否则,你李世民恐怕再也没有领兵的机会了。
“父皇英明。”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喜悦来。
“可惜了,二郎身体未愈,否则由二郎用兵,必然能轻松获胜。”李渊的一席话差点让卢照辞笑破了肚子。恐怕李世民也没有想到,李渊居然用这样的一招来拒绝他。哼,你不是病了吗不是中毒了吗身体大概还没有好吧那还是安心养病的好。
“父皇,儿臣请令出征。”这个时候,李秀宁也出言道。
“你”李渊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卢照辞看的分明,这恐怕是李渊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在李阀内部,恐怕也只有李秀宁才能得到。不但是因为李秀宁是个女子,对他的皇权没有任何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李秀宁的容貌和性格酷似死去的窦氏。不可否认的是,窦氏在李渊的一生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李渊这个阿婆虽然好色,但是对窦氏却很尊敬,没有窦氏的斡旋,恐怕李渊早就被多疑的杨广给杀了,哪里还有今日。
“我儿虽然勇气可嘉,但是行军打仗的事情,不适合女人的。”李渊笑呵呵的说道:“你还是跟随在父皇身边吧打仗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就行了。朝中良将无数,岂能让你一个公主出征的。”
“那孩儿就当监军。”李秀宁神情一转,道:“那杨文干说是奉了大兄之命谋反的,孩儿就是要去看看,他是不是奉了大兄之命前去的。”
“这个”李渊深深的望着李秀宁一眼,这才知道李秀宁为什么要求跟随大军出征,原来是为了此事。当下神情一松,深深的叹息道:“既然三娘要做监军,那就去做监军吧照辞,这次就让你领军出征吧”李秀宁要做监军,能够与监军平衡的也只有卢照辞这个郡王大将军了。
“臣遵旨。”卢照辞拱了拱手。能够代替李世民出征的也只有卢照辞一人,这一点,卢照辞早就出事之前就猜到了。
“左翊卫大军留下来吧你就带御林军马前去。领左武卫大军、灵州大军,共计四万人马,出击杨文干。”李渊大手一挥,顿时将出兵的番号定了下来。
“臣领旨。”卢照辞毫不迟疑的就将自己的嫡系兵马留在李渊身边。他知道李渊的这种措施,不但是为了防着自己,更是在防着李世民,保护自己的性命。左翊卫大军看似不依靠任何势力,独立在大唐军队系统之外,不是任何人能够指挥的了,就是李世民都不能指挥。更是大唐军队精锐中的精锐,虽然人数如今也不过一万多人,但是却不是任何军队能撼动的了。有这样的军队防护仁寿宫,李渊才能睡的心安。
紫气东来阁外,李世民脸色并不好看,好半响,才叹了口气,道:“大将军,杨文干谋反,其中缘故甚多。大将军击败杨文干后,一定要详加审讯,哼,父皇这里刚刚下了命令,那边杨文干就知道了,由此可见,必有人给他通风报信,还有那个独孤颖飞虽然是独孤氏之后,但是也是一个乱臣贼子,这种人一定要将他捉住,交给刑部严加拷问。”
“二兄放心,小妹自然会对这种乱臣贼子详加询问的。”李秀宁神情一动,冷冷的说道。
卢照辞扫了李世民一眼,却见他脸上乌云满面,不由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来。那李世民一开始想自己领军,不但是为获得军权,更想到庆州去抓住太子谋反的把柄。只可惜被李渊给否决了,所以才想让自己去找。只可惜的是,如今身边还有一个李秀宁,这位李阀大小姐,显然不想让这件事情继续下去。仅仅捉住一个杨文干就行了。难怪李世民心中恼火了,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冷哼了一声,径自走了。
东宫之争第九十七回白衣杨师道
第九十七回白衣杨师道
“今天你不要应该当着他面前提出监军的事情。”卢照辞望着李世民远去的身影。微微叹了一口气。李世民的心思只要稍微有点脑筋的人都明白,偏偏平阳公主丝毫不理会。平阳公主的心思卢照辞也明白,只可惜的是这个李建成确实不是明主,他若是上位,也顶多算是一个仁君而已,根本不能实现卢照辞的理想,消弱世家,增加寒族的力量。使得天下大治。更为重要的是,北方草原上的群狼,也在时刻准备着南下。这就需要一位英主来发挥自己的英明睿智。这不是李建成能够做到的。所以,卢照辞是不可能选择李建成的。可惜的是,李秀宁作为李阀之女,是不会看到这一些的。她注重的是皇室的团结,亲情的重要性,而不是整个大汉民族的血性。难怪历史上,有人说李秀宁是被李世民所害,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难道就看着大兄被废不成”李秀宁不满的说道:“我可是知道,你最近和二兄接触的比较多。”
“我是朝廷的大将军,自然是为朝廷负责,而不是为东宫负责。”卢照辞冷冷的说道:“如今天下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皇帝,你是最清楚的。太子不是一位明君。”
“但是他也不是一位谋反之人。”李秀宁忍不住反驳道。
“我又没有说他造反。”卢照辞笑道:“其实不光我是这么看的。就是陛下也是这么看的。只是他不好说的,而且他也需要这件事,要给蓬勃发展得东宫一个教训。要让他们知道,这天下是陛下的,而不是东宫的。那些将军们的效忠对象是皇上,而不是太子,最起码现在不是他。”
“哼,就你说的有理。”李秀宁冷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