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兵贼 > 分节阅读 100

分节阅读 100(2 / 2)

“那就好。皇上开考是为了选拔人才,只要三哥有本事,不愁没有出身。至于送礼行贿,只要有我在,不会让三哥你埋没了的。”武安福一番话说的王伯当放下心来。当下武安福准备一桌酒菜,三人开怀畅饮,至夜方休。

三日后,大隋第一次科举考试如期举行,武安福站在武试考场入口旁的茶楼上,悠闲的望着下面如织的人流,抿了口茶道:“几位大人,这考生里藏龙卧虎,看来咱们大隋的人才真不少啊。”

宇文成都眼光如电,在人群中扫着,闻言没有动静。武安福知道宇文化及有两个干儿子也来考试,想必宇文成都着忠厚的汉子心里正在挣扎,他虽然武勇,可是在孝敬他那个奸臣爹和国法之间抉择,武勇实在帮不上忙。

来护儿打个哈哈道:“天下这么大,能人有得是,咱们可得加把劲,免得日后让他们压下去。”

众人都不吭声,一起望着考生们进场的长龙,思索着来护儿的话。

三声炮响,考试开始了。各地选拔出来的出类拔萃的考生一千五百人分成十组,分别考十个项目:力量,步射,骑射,马术,兵器,兵法,战阵,策论,经论,大义。前五项为武艺科,后五项为策试科。各项都有兵部官员监考,几位主考在考场里到处走动巡视,武安福字不识几个,又爱看热闹,自然往武艺科处溜达。他和来护儿长孙无忌三人先看了会力量科,此科是要人把百斤巨石抬到离地一尺才算合格。三人看了半晌,十几个考试者大部分都合格,有几个甚至能把石头举过头顶,实在惊人。武安福心想自己力气平平不知道是否能举起来。

看了一会力量科,三人又到步射科,刚走到考场,就听欢声雷动,三人好奇,上前一看,只见一个汉子背对箭垛,弓开如满月,回身就射,箭若流星,正中红心。众考生看了又是一起叫好。武安福虽然见识过孙成和谢映登的绝技,却也不禁赞叹,仔细看时,这考生不是别人,正是李密介绍的王伯当。

“这人箭法倒好,颇有几分功夫。”长孙无忌道。

来护儿箭法不行,听了道:“射箭再好有什么用,真要是战阵之上,还得靠刀枪。”

长孙无忌笑了笑,没搭话,自去看王伯当,见他要了副更硬的弓,退出一百五十步,两膀用力,吱嘎嘎拉开强弓,喝了声:“中。”箭一出弦,直射红心,“咄”一声正中目标,又惹的场里一片欢腾。

“武大人,你看这人如何”长孙无忌对王伯当十分喜爱,问武安福道。

武安福道:“且再看看,若是弓马都熟练,倒也是个可取的人才。”

三人聊了几句对王伯当的观感,又走了一圈,再转回来,正好碰见史祥,史祥一见三人便道:“三位将军,有个叫王伯当的考生,武艺出众,如今正在演练兵器,你们过来看看。”

三人跟着史祥过去一看,只见考场正中,王伯当骑着一匹白马,手中端着一杆木枪,对手也是考生,手握木刀。考官一声令下,两人打马对冲,两马交错,王伯当挥枪一刺,那考生横刀去迎,岂料王伯当用的是虚招,枪一摇,刺在那考生肩上。虽是木枪,力道也大,那考生哎呦一声栽下马来,让王伯当取胜一场。

“这人不是方才射箭那个吗”来护儿道,“枪法倒也不错。”

“的确是个人才。”长孙无忌道。

武安福看着王伯当的英武样子,心里却摇摆不定。

正文第146章各有所图

上午考试完毕,众考生都在考场里吃着干粮,考官们则在考场外的酒楼摆了一桌。

“各位,上午考试,可见到出色的考生”宇文成都吃了两口问道,“我见到两个考生,武艺都很出众,一个叫做张大宾,一个叫做司马德戬。”

武安福消息灵通,自然知道这两人都是宇文化及的干儿子,他的干弟弟,看来宇文成都还是拗不过他爹爹,徇私了一回。不过不怕他枉法,只怕他公正廉明不肯开通,现在他心里有鬼,自己这边想安排两个人,也就不在话下了。武安福瞄了眼来护儿,来护儿会意道:“我倒也有两个人选,一个叫做麦铁杖,一个叫做钱士雄,都有万夫不挡之勇。”这两人都是他新招揽的猛士,未曾立过功劳,不好安插,正好借着这次考试给他们搏个出身。

宇文成都不动声色的吃着饭,那边史祥见两个主考都推荐了,也道:“我看到一个勇士,箭无虚发,马步战都十分娴熟,此人叫做文士弘。”

武安福知道这文士弘乃是小梁王萧铣的心腹人,萧禹禁不住堂兄的恳求,只好为他通融一二。史祥早投靠萧禹,为他说话是自然的。

“我也有个推荐,此人叫做李元吉,是唐公李渊的三儿子,勇猛过人,武艺精湛。”长孙无忌道。

武安福一点都不惊讶,六道早把李元吉来大兴参加考试的情报报上来。长孙无忌近来和太原方面联系甚密,李元吉来到大兴就住进他府里,可见李家和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不只是李世民的结拜兄弟那么简单。

“噶蹦”一声,宇文成都硬是把根骨头咬碎,他把骨头渣吐掉,寒着脸道:“武将军,屈突将军,你们可有推荐的人”

屈突通自从杨素死去,在朝廷中一直独来独往,他既不得杨广重用,又无权力,三大势力倒都把他忘了,这次让他做副主考,也不知道是杨广哪里心血来潮。他听了宇文成都的话,笑道:“各位大人把好的人才都推荐了,我就不必推荐了。”武安福也一笑道:“我却也没有什么推荐,等下午再仔细看看吧。”

宇文成都点点头,众人心照不宣的表明了态度立场,都闷头吃起饭来。大隋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就在这分赃一般的气氛中,开始了下午的考试。

看了一上午的新鲜,武安福并无多大兴趣再去关注考生,而是在思索在方才酒楼上的分赃。最后能进入殿试取得功名的无非是前三十名考生,而这三十人中,只有前五人才会有大作为,其他人至多不过混个兵部闲职,甚至大有可能被发到某处边疆做个偏将。适才酒楼上已经有六人被推荐,不出所料的话前十名中必有这六人的名字,而另外一千四百九十四名考生,所争夺的不过是剩下四个名额罢了。武安福倒没有特别想推荐的人,他还需要再看一下王伯当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