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元泰(1 / 2)

第333章元泰

烟雾繚绕中,洛阳太庙金鑾闪耀,百官肃立两侧,神態恭敬。金壁生辉的太庙內,香菸升腾,烛火摇曳,宗庙內肃穆异常。

元和元年正月初五,太皇太后邓氏、承天皇太后寇氏在宫人的换扶下,缓步进入太庙正殿。邓氏、寇氏都穿著盛装,小皇帝刘裕跟隨两后行礼。这个虚岁五岁的稚子,却是此刻大汉江山的唯一主人。

灵位前,仪仗队缓缓上前,一位老內侍颤声宣读:“今上皇帝孝献皇帝之嫡子刘裕,

谨以三牲、粢盛、清酌、庶羞,敬祀高祖神尊、世祖神尊、哲宗皇帝神位——:“

隨看宣读声,小皇帝也缓缓行礼。虽年幼,刘裕却显得异常乖巧,没有哭闹,仿佛知道这是对列祖列宗的敬意。

邓绥看著小孙子行礼,十分满意,小皇帝一向活泼好动,没想到此时此刻,竟遵守规矩,这绝对是明君之姿,这个孩子身体也好,並不是先帝那样的病秧子,现在看来,大汉三代君王不长寿的不幸局面不应该不会再復现。

在先帝亲政之后,儿媳寇淑迅速掌握了朝政大权,想起这个儿媳的手段,邓绥长嘆一声。寇淑察觉到她的目光,微微侧首,嘴角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隨即又恢復了肃穆。

陪同的蔡伦等宦官看到皇帝竟这般懂礼,眼中闪过喜悦的神色,天子小小年纪,竟这般知礼,现在太后已经教授天子读书下棋,天子已经认得一百多个字,这是天生的明君之相呀!

祭祀仪式结束后,小皇帝牵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手,缓步走出太庙,百官齐声高呼,声势浩大:“臣等愿圣主安康,万寿无疆!“

“诸卿平身!“太皇太后邓氏温声道,“陛下年幼,需仰仗诸位大臣辅佐。望诸位以社稷为重,不负先帝所託。

两后和幼帝拜祭宗庙后,然后乘坐宫车缓缓返回宫中,各种车辆隨从加起来好几里长,一路上汉军三步一哨,五步一岗,隨行的汉军將士护卫在前后左右,前有引导,后有护卫,街道也有清场,防范任何意外。

等返回到北宫德阳殿,无数官员都已经在场,等天子和两后落座,仪式开始,大臣们入內分批朝拜天子,等大臣们站立,宦官首领蔡伦宣布天子改元詔书,至此元兴时代结束,元泰时代开启。

除了改元詔书以外,此次还相继宣布了三个十分重大的詔书,一是由地方守令领导,

检察官监督,加之朝廷派出的巡视官员推行新一轮度田和案比(统计人口),同时也要求对各地有一定產量的各种矿山以及產量进行统计。

第一份詔书的目的非常明確,利用检察系统刚刚覆盖全国,还没有彻底腐败的机会,

统治大汉帝国的家底,为进一步改革做基础。

寇淑接下来將对开发到极限的关东平原地区全面推行摊丁入亩政策,我不管未来有多少人口,这些核心区你们每年就缴纳这么多人头税,並摊派到土地上。

这项政策制定后,关东核心区的税收基本稳定下来,地方官不用统计人口,老百姓自然可以放心生孩子,熬不住了,就要往边地扩散,地方官员也没必要阻拦。

在寇淑的前世,清王朝摊丁入亩政策之后,人口大增,並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很明显,只要放开人口居住限制,激增的人口导致的土地不足才是扩张最大的动力。

第二份詔书是《教化詔》,提出治国当以教化为先,其核心內容一是拆分太学,每个州要设立太学分学,鼓励建立州一级格物学堂,有条件的郡县鼓励设置郡太学分学和格物学堂,地方官负责延请名师,土人在本地求学即可,不必都挤到洛阳。

洛阳设置五学,一国子学(六百石官员以上的官员子弟和关內侯、假侯子嗣就学),

二太学(普通人就读,每年招收固定数量,各州分配名额),三女学(贵族和富裕少女),四格物学堂(理工农医、歷史、地理、法律),五武学(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工兵科、辐重兵科)

詔书要求各地创办社学,每亭设一社学,覆盖全国乡村,由地方官选拔“通晓经书、

行谊谨厚”的儒生或致仕官员担任,称“社师”,8一15岁民间男丁,除痴呆、疾病不能行走以外,其他不分贫富,都必须入学。

詔书规定,所有適龄男童至少学习两年,要学习拼音、基础的汉字、算术和格物学,

教学內容由朝廷统一编纂,地方要派人巡视考核,男童必须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懂一百以下的加减乘除,通晓君臣父子之礼、律法常识。

这一份詔书目標有二:一是压缩太学规模,寇淑不希望太学生折腾个没完;二是提高东汉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同时推广格物学。

寇淑编写的格物学教材,也是识字教材,文字很通俗,但都很实用,包括怎么积肥,

怎么种植、水稻,怎么育种,各种铁製农具的製作,怎么炼焦,並使用煤焦油铺路,

还此时还有很多很多地方还是刀耕火种,这样一番推广,必然会推动生產力大增第三份詔书是广行公司詔,经过三韩公司试点,大汉帝国觉得有必要推广公司制度,

以儘可能发挥民间的力量,对外扩张,减少边患,削减不必要的费。

凉州地区经过羌乱后,人口减少一半以上,现在在籍人口也就几十万人,占据全国总人口不到1%,如此稀少的人口散落在广阔的西北大地,根本都看不见,偏偏这么点人又要养活十个郡几十个县的官员,朝廷受不了,老百姓受不了。

所以必须改革,按照詔令,除现有的高句丽公司、三韩公司、秋黄公司、西域公司、

朱亚洲公司以外,又设置凉州三公司、东西南北四个山越公司(分別清理会稽、今福建、

豫章、丹阳四地的山越),武陵公司(武陵郡,改为武陵公司,重点清理武陵蛮)、夜郎公司、云南公司、交趾三公司等。

最大的改变在凉州,除保留靠近关中,北地、安定、汉阳三郡和羌人较少,杂胡较多,相对比较稳定河西四郡以外,羌人眾多的武都、陇西、金城改为公司。

河西四郡暂时不动,北地、安定、汉阳三郡靠近关中,战略位置重要,是关西汉军正在清理的地方,虞谢需要继续驱逐羌人,逼迫羌人迁徙,以保证关中腹地的安全,清理之后,自然也会进行移民,加强控制,这些地方不能再留给羌胡。

武都、陇西、金城三公司由驻军管理,设校尉,汉人集中在原来的郡城附近,其他地方各县分给假侯清理,即便是靠近关中的三个郡有一些位置不重要,荒废的县也交给假侯或者刚刚立下军功的一大堆关內侯,若是能够稳定对地方的控制,可封列侯。

汉廷以幽州辽河以东为辽州,並以平韩城(首尔所在的位置)为辽州治所,这也表明了汉廷经营三韩秋黄群岛的决心。

东汉对交州进行了重新调整,相对比较稳定的合浦、南海、苍梧、鬱林四个郡保留,

不是很稳定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改为公司,再加上朱崖州公司就变成四郡四公司,另外也对益州、荆州、扬州进行调整。

按照汉廷的计划,各公司凡是能够严密控制,且基本不被蛮人袭扰可设立县乡亭,凡是控制不住,或者只是地图上有个名字的,统统封给假侯,假侯站住脚了,就变成了真侯,可以世袭,也不用交税;但若是站不住脚,那就换一批新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