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移民策(1 / 2)

第204章移民策

刘胜和寇淑又一次来到太后寢宫,自从寇淑证明自己的能干后,邓后也经常諮询她,不过寇淑对汉廷內部的人事安排、司法刑狱、宗族事务等等一概不关心。

邓后非常在意这些东西,又涉及到內部利益调整,非常复杂,寇淑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会轻易去说,反正她培养的人还需要时间,她也无意爭夺关键位置。

寇淑的心思主要放在三样,一是外患,二是钱粮,三是和格物有关的教育事务,前两者关係到大汉的长治久安,属於寇淑和邓后的共同利益,寇淑说出来好的办法,邓后一般也愿意接受,毕竟大家在一个锅里搅勺。

后者则关係到寇淑的根本利益,寇淑可以在很多很多问题上妥协,但在格物学发展问题上绝不让步,任何人阻拦都不成,这是她的逆鳞,谁搅事,寇淑就收拾谁,哪怕是邓后,她也敢较量一番!

时间一长,邓后也察觉到了,其他相关的奏章要么不询问她,要么做做样子,今天坐下来之后,也是一样,邓后拿起了太傅张禹的奏章递给寇淑,又看了一眼兄长车骑將军邓骂,提到了高句丽入冠问题的处置。

高句丽入寇之后,外朝谈论一番后,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是给辽东太守耿夔增援,准备在春天发动反击作战;二是按照惯例,拉拢夫余等部族参战,並提供一些好处;三是加强防御,设置辽东都尉,如此一来,辽东都就有两个军事主官,防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母亲,孩儿听说高句丽入寇,十分好奇,没想到这世上还有敢打我大汉主意的贼寇,这两日也找来了高句丽相关资料,发现贼人看起来弱小,但既称王,必立文法,此等贼寇甚过四分五裂的西芜!

但孩儿又注意到,此贼与西羌颇为类似,国都竟在大山之中,我朝討伐,或可驱逐,但想一举攻灭並非易事!”

汉匈打了无数年战爭,汉廷对少数民族称王、立文法极其忌惮,王莽收拾高句丽,事实上符合中原的传统,你冒头了,当然要收拾你。

光武帝也不是不想打,但是立国之初,国力不够,不愿意在边角之地用太多力气,自光武帝之后,汉廷与高句丽也没有衝突,自然也就放鬆了警惕。

等到高句丽入侵,汉廷骤然间发现在辽东和乐浪两郡边上多了一个有些力量的小王国,汉廷当然担心起来,不过正如寇淑所言,想反击还真不好办,人家躲在山里面,打不过,我可以藏起来有本事汉人往大山里面钻。

“皇后说的甚是,我朝的麻烦就在於此,辽西、辽东、乐浪和虽然地方广,又有平原,但十分寒冷,三郡人口较少,贼寇入袭,我朝若是反击,彼必逃窜到山区,依靠对地形的熟悉,与汉军周旋;我朝若是不反击,彼辈必起之心!”

“由此可见,我朝的麻烦实则在內,这几郡人口实在太少!”

“淑儿欲迁徙百姓充边幽州苦寒,就算迁徙了一些人过去,也很难留得住!”

“孩儿確实想迁徙百姓,不过孩儿欲移民之地不是那四个边郡,可拿幽州地图来!”

宦官很快拿来了地图,不同於现代地图上北下南的布局方式,这幅地图採用上南下北的设计,

地图最上方是乐浪都的区域,可见渤海和黄河,而地图下部才是辽东都的地形,

这样画地图,其实这也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即站在地图底下辽东之地南望,三韩出现在天边最远处。

这幅地图內容十分丰富,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示河流的大小,也就是干流和支流的区別;用方框標註县城,用圆框標註乡、里等下级居民点;绘製山脉时,用实线绘製山脉的腰线,类似现代地图里的等高线;在县城、居民点之间用直线表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