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88章 岛上代表团分歧初现

第588章 岛上代表团分歧初现(2 / 2)

“行!”李敖顿住脚步又说道:“作家聚在一起,比的是创作。刘教授,你写的比他们好,你就算放个屁,他们也得分析一下是什么味道。”

刘一民被李敖的话逗乐了,不过还是说道:“老李,你不能这样想,我们是交流,不是来搞春秋诸侯相王来了。”

“要真是相王就好了,你就是评选出来的王,我李敖嘛,也可以当个诸侯,其余人只有看看鼓掌的份儿。”李敖大言不惭地说道。

等李敖走后,刘一民又睡了约半个小时。陈映真一行人都累了,一直休息到下午三点多才醒来。

下午五点,大家一起到餐厅用餐,五点四十左右,一行人吃饱喝足走出燕京饭店。

四月底的六点左右,天不怎么热,正好适合散步。走在路上,岛上代表团不时针对街道询问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岛上没有的东西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

刘一民没有直接顺着大路走,而是绕道王府井。看到王府井商场人山人海,齐邦媛问道:“现在大陆还是需要用商品票吗?”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许多物品已经不需要凭票购买,有些紧缺的还是需要。”

齐邦媛皱着眉头说道:“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凭票?”

“因为物资紧缺。”

“物资紧缺也可以放开,民国时期,各项物资都紧缺,但也没有出现凭票购买,我看这就是制度问题。”齐邦媛说道。

刘一民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就是区别,因为物资紧缺,不凭票购买的话,物资都被有钱人给买去了。现在凭票购买,至少基础民生物资大家都有购买的机会。齐女士,我知道您生长于深宅大院,从来不缺物资。但是要从普通人视角看,他们也需要生存!

假如国家只能生产一丈布,有钱的人能买走八尺,其余的两尺才能给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数量,是远远高于富人的。

当然,等我们产量赶上来了,就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进行整体计划了。”

齐邦媛没有再接话,她确实没怎么感受过穷苦百姓的生活。

等经过礼士胡同的时候,刘一民冲着白先勇说道:“郑洞国先生就住在这儿,白先生要是想拜访的话,到时候可以过来拜访。曾任过您父亲秘书的程思远先生住在东总部胡同,他得知你要回来,非常激动。”

程思远最早做过白崇禧的秘书,但是时间不到一年,主要还是李宗仁的秘书。

“这次来一定要去拜访一下程叔叔。当年在大陆的时候,虽然我年纪小,但是我仍然记得程叔叔跟我相处的时光。后来到了岛上,程叔叔和李叔叔回国,再之后大陆开始改革开放,程叔叔没少给我写信。”白先勇肯定地说道。

等到了人艺,一行人望着已经开始排队的人艺,感慨大陆喜爱看话剧的人竟然如此之多,再打听一下话剧票价,更是觉得便宜。

于是之站在楼上,看到他们来后快速走了下来:“一民,这些都是岛上的代表朋友吧?”

“对,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于是之,人艺常务副院长,是一名老艺术家,他表演的作品角色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于是之高兴地说道:“诸位同胞请进,我跟大家比,大家写作的更厉害。”

齐邦媛等人打量了几眼于是之后,依次上前握手并做自我介绍。

“同胞们,大家往里面走,演出还需要一会儿才会开始,先到里面坐会儿。”于是之伸手给大家指路。

一行人的位置是在最前面,没一会儿,欧阳山尊和蓝天野走了过来跟众人讲起目前国内话剧的发展现状和导演理念。

“现在国内话剧正在和西方话剧的碰撞中,走出一条新的路来。这条路就是不放弃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中找到新的话剧表示形式、表现手法、表现技艺,力争内容和形式结合,为观众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欧阳山尊介绍道。

白先勇讨论的最为积极,他不单单写,还喜爱舞台剧,会亲自写一些剧本,但是成果并不好。

“剧本方面,白先生,你得向一民请教,写剧本我们不擅长,排剧本我们擅长。”蓝天野乐呵呵地说道。

白先勇还想说话,话剧表演的铃声响起,大家便不再讨论,而是紧紧注视着拉开的帷幕。

灯光聚焦在舞台中间,韩复榘马上就要被枪毙

等到话剧表演过半,李敖感慨道:“电影拍的好,这话剧排的也好,人艺演员们的台词功底由这一场戏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白先勇看到白崇禧出场的一瞬间,不由得湿润了眼眶:“历史成败,有功有过,可此时在台儿庄的战场上,有功无过。”

《血战台儿庄》也不是新剧,但票放出去后,仍然被观众一抢而光。

等到话剧演完,白先勇等人在谢幕的时候用力鼓掌,还向刘一民请求想跟演员们见一见。

岛上作家眼眶微红,齐邦媛和白先勇最为激动。等到观众走的差不多了,刘一民带着他们到后台跟演员见面。

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在前面介绍,白先勇等人要跟演员合影,好在闫真准备了相机,当场指导大家摆姿势拍照。

等走出人艺,晚风吹拂。一行人兴致不减,还想再重新走回去。

“行,那咱们再一起走回去。”

八十年代燕京夜空还能看到无数的星星,回去的时候大家非常开心,聊的都是身边或者是以前在大陆发生的趣事儿。

等走到燕京饭店门口,齐邦媛伤感地说道:“家乡的路,走起来觉得时光是过的那么快。”

“齐大姐,还有足够的时间,我看你还是赶紧回去休息,明天还有交流活动。”李敖说道。

看到大家都走回房间,刘一民和闫真才回去休息。刘一民看了闫真一眼:“怎么?很紧张?”

“老师,我确实紧张,生怕出现一丁点问题。要是妨碍了交流,我这罪过可就大了。”闫真点头说道。

“哈哈哈,不要担心,有什么事儿还有我呢,赶紧回去休息。”

翌日早上八点,本来大家要在燕京饭店用餐,在李敖的忽悠下,一群人非得去外面喝豆汁儿吃焦圈儿。

除了想喝豆汁儿之外,也想再看看燕京普通人的生活。

燕京街头的小吃店里,顾客和老板看着一群西装革履的客人,一时间愣了神。

“同志,给他们都来一碗豆汁儿加上焦圈,我来一碗小米粥。”

“我也喝小米粥。”闫真急忙说道。

“好嘞,同志,你们是什么人啊?港商?侨商?还是政府下来私访的?”

“他们呀,不是港商也不是侨商,而是岛上作家,过来做访问的。”

“岛上的?”店老板瞪大了眼睛,过了一会儿忙冲里面说道:“豆汁儿焦圈儿快预备,今天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