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那就打!
作为老扑街,余惟还真写过打斗剧情,不过他没什么天赋,写出来的动作一板一眼跟回合制似的————
这个喷不了,这个是真史。
当时的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有机会亲自上手打一段。
不过不是打斗,也不是表演,而是一场角色海选,他得争取一下机会在宣传片里打一场。
想要戏份就凭本事拿,耍大牌硬加戏就没意思了。
「余老师这————」
宣传片导演一脸疑惑地看向刘泞,居然来真的,你家艺人这么不按套路出牌,你知道吗?
那自然是不知道的,刘泞名为经纪人其实更多时候像个助理,余惟的职业规划都是由他自己来的。
「他想让宣传片效果更好些。」
刘泞完全没想到余惟会整这么一出,但这种时候她不能露怯,而是要跟自家艺人统一战线。
想打,那就打!
管他什么理由呢,余惟正在宣传片里拍一段打戏,宣传片热度铁定爆炸。
就在众人纷纷思索余惟这么做的动机时,他手里的竹子动了。
竹「剑」如蛟龙出水,余惟并未表演卖弄,而是正儿八经的打,就好像他面前真站了一个对手。
打戏不是武术表演的个人秀,要有交互,他现在表现出的,正是一个对招的过程。
竹剑破空,如臂使指,每一招都蕴含著专业的力道与美感。
片场传来轻微的骚动,余惟老师不是开玩笑,他真会,而且功夫水准尚可。
导演扶了扶眼镜,身体不自觉前倾;武术指导的瞳孔微微收缩,虽然有点生涩,但这水平放在业余人士里绝对首屈一指。
他之前也跟过不少剧组,那些演员一个个的,不用替身就烧高香了,哪见过功底这么好的?
这水平别说杂兵,稍微调教一下,拍正儿八经的对手戏也够用。
其实余惟可以表现的更好些,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接受,他收了几分力,没那么投入。
他的脑海中浮现《一个人的武林》中兵器之王与封于修对决的场景。
开始时防守试探,千变万化、精湛飘逸的剑法让对手疲于招架;后期面临疯狂反扑时,则使出化棍为剑、以长克短的绝妙招式。
余惟的剑势忽然一变,从飘逸转为刚猛,破空之声愈加尖锐,仿佛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这突如其来的变招使得围观众人的眼神越来越亮,好看的不在于花哨,而在于每一次出击的精准和时机的把握。
光是余惟这一手,拍出来绝对噱头十足,到时候热度肯定爆炸。
游戏方似乎已经能预想到宣传片登上热门的盛况了,还得是余老师,总能带给他们一些惊喜。
余惟收势后,现场寂静无声,只有竹子落地的敲击。
导演迅速上前:「余老师您受累,最后给你加一段打戏,不过拍摄时间可能要加一天。」
厂商傻了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这表现那还说啥呢,别说加戏了,加钱也成啊!
本来他们只打算拍几个余惟抚琴镜头,一天时间足矣,但正儿八经的打戏拍起来不容易,因为是加戏还要设计动作,今天明显来不及。
「这样啊,也行吧。」
余惟出门都是带设备的,码字也不耽误,就是祁洛按昨晚死皮赖脸跟著回家,结果他一走就是两天,想想还挺难绷的。
留她看家了属于是————
「余老师,你刚才身上有种内敛的霸气。」武术指导原熙赞叹道:「特别是中间那段从防守到反击的转换,简直精彩。」
要知道,余惟可不是武打演员出身,他一个外行能做到这份上,私下肯定没少下功夫。
现在这么踏实的艺人可是越来越少了,他怎么看对余惟怎么中意,真是个好苗子啊!
「对大师拙劣的模仿罢了。」
余惟只是有样学样,自然不会自我感觉良好,还是人家电影的打戏精彩,才让他得以还原。
下午的拍摄照常进行,几个抚琴的工作拍著很快,余惟甚至不是做样子,他真会弹。
《刀剑如梦》这首歌的编曲里就有古筝,他索性直接在宣传片里弹了一小段,看起来更有感觉。
片场的大家倒也不觉得意外,比起余惟会功夫,好像他会弹古筝更正常一些————
他的戏份拍完之后,是原定计划里的高潮戏,由扮演「游戏主角」的男主演对敌六位黑衣剑客。
不过现在导演已经把这段戏调整为前菜了,六个黑衣剑客只是小怪,让余惟来当最后的大boss。
这么安排也符合游戏设计,就看余惟实拍的时候表现如何了。
片场空气凝重,导演一声「A!」划破寂静,黑衣杀手们从竹林布景的阴影中跃出,刀光直逼中央的白衣侠客,也就是游戏主角。
余惟感觉甚是有趣,索性直接打开手机拍了一段小视频给祁洛按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