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高音区的收放自如,完全是洗耳朵级别。
但让观众感触最深的却不是他的演唱,而是歌词,铺垫已久的爱意在此刻爆发。
疼痛迷茫也好,孤独无助也好,迷失方向也好,个人情感汇聚成情感共鸣,带来的感染力自然比一味的「赞扬」好过很多。
真正让《我爱你中国》打动人心的,并非什么主旋律和主流,而是它触碰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对家的眷恋,对土地的深情,对身份的认同。
这一刻,没有所谓的竞争,没有歌手的光环,只有一个华语音乐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
不仅为之自豪,更会因此流泪,比起一味地赞扬与吹捧,这种真挚而热忱的复杂爱意,不才是大家的心声吗?
它并不是什么主旋律歌曲,只是每个人共同的情感体验,是内心涌动的情感共鸣。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
歌词的第二次重复是所有人的齐声合唱,除去乖乖伴奏的樱谷梨绪之外,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引得观众为之动容。
这是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曾有过的心里话,在这一刻,由台上素人选手们代为传达。
比起由群星合唱,这些各行各业的人交织在一起的歌声,才是真正的,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但这首歌的精彩仍未完结,在情感迸发的短暂的停顿后,祁洛按再一次举起了话筒。
「有一天这首歌会变老就像老杨树上的枝桠。」
突如其来的娓娓道来让观众为之一愣,祁洛按这句唱的极妙,弱声处理如咏叹调般揪心动人,将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画面感太强,以至于他们似乎真听出了枯木逢春的新生感。
在合唱版本中,这一句也是点睛之笔,那种岁月变迁的传承感,似乎是在穿搭歌曲的真正内核。
这份爱,是经受住岁月变迁的,一代又一代————
「可我还会一遍遍歌唱它如同我的生命。」
胡兴虽然技巧不足,但时机把握的很好,稳稳接住了焕发新生的歌,并顺势把它传递了下去。
几人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完全出乎观众的预料,今天的四组节目里,他们队伍的配合绝对是最好的。
他们对自己的部分都很擅长,甚至于契合,显然余惟在排序和舞台设计上没少花心思。
更重要的是,他们足够熟悉。
余惟给了他们两天的相处期,在节目组眼里这是在浪费时间,但从同事过渡为朋友,才会真正统一战线。
樱谷梨绪因为语言不通融入不了,余惟也没有干涉,就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想著让樱花妹同频。
虽然单纯唱唱歌也没什么,很多外国歌手都唱过国内的红色作品,但余惟不想落人口舌。
当个背景音伴奏也挺好的,毕竟她学中文歌时间成本也有点高————
「不对啊。」
后台处的孟寒几人越合计越不对,余惟这首歌不仅有摇滚和格局,它同样也是首饱含温情的作品。
就连苏歆楠的音乐题材也被他囊括进去了?
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够阴了,没想到余惟更是阴的没边,集百家之所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很难想像,一首歌居然可以兼具这么多属性,又能带动全场又感人,完事格局还高,这怎么打?
这几条路子,哪个单独拿出来都是赖招,余惟倒好,直接整个三合一出来。
这也在余惟的计划之中吗,把他们三都算进去了。
舞台上,令人心潮澎湃的合唱才刚刚开始,祁洛按的高音清澈嘹亮,如同直冲云霄的号角,林雨汀的歌声则充满了坚韧与爆发力。
她们的声音与余惟的强劲高音交织在一起,层次感十足,其他几人专注而投入的轻声跟唱,场面十分动人。
而真正将全场情感推向顶峰的,是观众的集体参与,在重复第二遍高潮部分时,台下有不少观众自发地加入其中。
不知从谁开始,观众席上星星点点的手机灯光被点亮,迅速蔓延成一片无边的璀璨星海,与舞台上的灯光交相辉映。
数万人自发的跟唱声浪逐渐响起,从最初的轻声应和到后来响彻全场的恢弘合唱。
「我爱你中国」这最简单的词句,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最真挚最厚重的情感重量。
在歌曲的最后,台上几人臂挽著臂,肩并著肩,将最后一句「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反复咏唱,声音中带著颤抖,也充满了力量。
音乐落下,灯光亮起,短暂的寂静后,是如同火山喷发般的、持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
这个舞台,早已超越了一场简单的音乐表演,它是一次情感的集体宣泄,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也是一个足以被长久铭记的「神级」现场。
比起所谓的红与正,他们更多感受到的其实是温暖。
因为他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