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准备干什么,我都支持你。”
宋芸指间绕着帕子,话轻,但语气坚定。
刘璟拘谨地笑笑,觉得她没有明白自己真正的意思。
“其实,在世子府升迁会更快,你一直希望我上进,能搏个前途,若我重回军营,即便有世子爷和周世兄的照拂,还是军法至上,晋升要按规章一步一步来,会……慢一些。”
“慢就慢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宋芸心想,你在世子府里头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还不如去军营,慢是真慢,但前世的他到底是熬出头了,这一世,应该也差不离。
“你愿意等?”刘璟没想到她一点犹豫都没有。
“等什么?”
“等我……走到高处。”
他一向谨慎不说大话,“走到高处”四个字,已经是极为克制的野心了。
宋芸满不在乎地点头,含笑道:“我也只能等啊,这事儿岂是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要想快,只能靠老天了。”
“靠老天?”刘璟不解。
“对啊,盛世读书,乱世杀敌,渴求功勋的人都恨不得生在乱世,若想一步登天,那就只能靠老天将世道搅乱了。”
宋芸如此解释,刘璟轻笑,换了换摇扇的手。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世道乱的时候,无人能幸免于难。与一步登天相比,我宁愿慢一些,反正未及弱冠,尚有来日。”
宋芸听到他说什么未及弱冠,突然想起金兰谱上他的生辰,接话道:“哥哥已十八了,今年的生辰早过了,可惜那会儿我还昏迷着,只好明年给你补啦。”
刘璟眼皮突地一跳,“你记得我的生辰?”
自她从昏迷中醒来,他应该没有对她讲过自己的生辰。
宋芸一下子反应过来,警钟立刻敲响,她飞快地思索,以刘璟为中心,搜索两人之间共同的熟人——方奎、高俊义夫妇。
“就是工匠来送藤椅、做秋千之前,我碰见方大哥,闲聊的时候说起你,提到这个了,他还说等你公干回来,要来家吃饭的。”
宋芸极为自然地拉方奎出场,怕刘璟深问,她立刻补充道:“我上街迷了路,在青楼门口碰见他,他特地送我回来的。”
“青楼门口?”
刘璟的注意力果然偏了,“那等地方,你要离远些,溺于酒色之人,尤其是醉酒的人,等同疯子,不可理喻。”
宋芸十分乖巧地点头,“知道啦。那我回屋睡觉了。”
“不行,你在院子里走上十圈儿再去睡,吃完就睡容易积食。”
刘璟阻止想赶紧逃窜回屋的宋芸,她苦着脸,喊道:“十圈儿?”
“起来,我陪你走。”
刘璟扯住她的胳膊,将她拉起来,两人一高一低并肩,刘璟还没忘给她打扇。
走到亮堂处,一直嘟嘟囔囔抱怨的宋芸,眼尖瞥见刘璟手臂、肩头都有被叮咬的红包,她立时息声,再不敢说什么了。
“要不,换我给你扇一会儿?”她小声提议。
“不用,你好好走路。”
刘璟没同意,陪着她走完十圈儿,他气息平稳,宋芸却已喘着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