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清流东林的选择
刑部尚书的直房之内,一片静谧。
侯恂手捧陛下授予刑部的令书,一字一句,看得极为仔细。
他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神情专注无比。
另一侧,刑部尚书乔允升端坐案后,手中握著一杯热茶,氤氲的白气模糊了他的面容。
他的眼神有些怔怔地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茶杯举在半空,许久未曾饮下一口。
时间在沉默中缓缓流淌。
不知过了多久,侯恂终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手中的令书轻轻放在桌案上。
乔允升的目光终于从虚空中收回。
他转过头,看向自己的这位同乡后辈,声音略带一丝沙哑地问道:「太真贤弟,如何?」
侯恂闻言,先是缓缓摇了摇头,随即又点了点头。
这个矛盾的动作让乔允升有些疑惑。
「此令……」侯恂斟酌著词句,似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形容自己内心的震撼。
他干脆放弃了概括,选择了一种最直接的方式。
他重新拿起那份令书,神情一肃,沉声复述起来。
「此项任务要点主旨:」
「黄山案之中,吴姓商人侵占山林应为确实,国朝向前兴办此案,无可厚非。」
「然此案之中,所用牵连、酷烈之法,却与刑案之意背道而驰。」
侯恂念到此处,稍稍一顿,看了一眼乔允升,这才继续开口:
「此案看似一次性拷掠十数万两,然于国税侵占分毫未治。」
「于其余豪商而言,他们所见,吴姓豪商非为侵占国税而受法办,实乃因党争、恶政,而被株连。」
「从此以往,豪商只会更加激烈地依附官员勋贵,将更多的银钱用于贿赂。」
「正当其行贿以求包庇,便愈要从国税之中榨取弥补。」
「从此以往,豪商亦不会再踊跃纳捐。只因纳捐越多,便越显眼,越易遭遇不测。」
「如此,此案看似得银十数万两,然国朝所损之人心、财税,又何止百万两?」
「一案如此,案案如此,天下岂能不倾覆哉?」
侯恂一口气念完,胸口微微起伏,他平复了一下心神,正要接著往下念。
乔允升却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他接过了侯恂的话头,用一种极为缓慢而清晰的语调,将令书的最后一段背了出来。
「韩非子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朕以为,此言非也。」
「刑为大恶,亦行大善。此诚非权谋之法,实乃惩恶扬善之器。」
「刑部办案,当观其对人心善恶之影响,而非仅凭法条行事。」
「此即为,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之意。」
「你觉得,此说如何?」乔允升轻声问道。
侯恂沉默了许久,才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我本以为,这位新君……是欲兴法家,欲走申韩之路……」
他摇了摇头,脸上带著一丝苦笑。
「今日见了这封令书,或许我过往之揣测诚然有偏了。」
侯恂拿起那份令书,「单此一句『明刑弼教』,便可知陛下心中,仍是以仁德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