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两位贤后(2 / 2)

这镜子虽然造价不高,但是卖的贵啊!

贾珏准备好好的收割一波富人的银子,然后在慢慢的降价。

没办法,垄断工艺就是这么牛逼!

想定多少价钱,就定多少价钱!

你还别嫌贵,宫里的贵人们都用这种纤毫毕现的镜子!

这个时候也有粉丝,尤其是很多富人家里都是以神京,以宫里看齐。

一旁的大夫人翻了个白眼说道:

“老爷可得了吧,这话你都说了多少回了。对了老爷,今儿宫中夜宴,你可得好好的表现着啊!”

盛紘有些小人得志的笑道:

“那还用你说?对了,华兰她们呢?今儿叫她们可千万别出去!虽说今年的灯会比以前都会热闹,但眼看着大婚将近,万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大夫人点了点头,颇为认同的说道:

“老爷你放心吧,老太太和我都嘱咐过她们了。再有两个月她们就都要入宫做娘娘了,哪怕是装,也得装出样子!”

随后顿了顿,小声问道:

“老爷,这宫里的娘娘们都是贾家出来的,你说咱们家的女儿入宫不会被欺负吧?”

这大夫人虽然有些愚蠢,但是对孩子是极为上心的。

华兰和如兰都是她的女儿,自然是要惦记着。盛紘嗤笑了两声说道:

“怎么会!陛下是什么人?再说两位皇后娘娘可都是贤后,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那是皇宫!华兰她们入宫是去做妃子去!”

“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名份?陛下到现在都没有在选秀,怕是以后也不会了。这样一来,咱们盛家和贾家一样,都是皇亲国戚了!”

说完又觉得这么说不对,于是又改口说道:

“虽然咱们家是清流,不在意这个。但这对咱们家的长柏是有好处的!明年就要正式科考了,这可不是恩科,是正儿八经的科考!”

本来前几个月恩科的时候,盛家的嫡长子长柏就想考的。

在他看来只要能一展抱负,为国出力,怎么出头都可以。

但盛紘硬是按住了长柏,没有让他去参与。

这恩科是给那些泥腿子,是给那些出头无望的人参加的。自家的孩子这么优秀,去了岂不是丢人了么!

大夫人也连连点头道:

“老爷说的是,只要长柏能考上,再有华兰她们照顾着,将来长柏在仕途上肯定是一帆风顺的!”

“到时候长柏入朝做个大官,说不得能做个六部尚书呢!陛下重用,盛家也是光宗耀祖了她越说越兴奋,一拍巴掌说道:

“得赶紧给菩萨上个香,让菩萨保佑长柏明年高中状元!”

说完就硬是拉着盛紘到了偏厅,盛紘几番挣扎无果,也只能跟着进去。

大夫人刚跪下,看着还站在一旁的盛紘疑感道:

“老爷干什么呢?快来拜菩萨啊!”

盛紘撇了撤嘴说道:

“无知妇人!陛下都说过要相信人定胜天,要相信事在人为!咱们长柏苦读这么多年,高中是必然的,又不是靠着菩萨保佑的!”

“再者说我是儒家的子弟,怎么会信这些怪力乱神?传出去了,岂不是叫人笑话?我告诉你,长柏高中,也是他自己苦读熬出来的,不是神佛保佑的!”

大夫人本来想啐他几声,但又担心菩萨误会了。

于是瞪了他一眼,虔诚的跪拜起来。

随后起身说道:

“我去看看丫头们去,华兰如兰和明兰都是省心的,那墨兰是个不着调的,得看着点!”

盛紘无奈,明兰和墨兰都是小妾生的。

明兰母亲已经过世了,墨兰的母亲是他最喜欢的小妾,甚至都有些仗着他的宠爱和大夫人作对。

但他向来不管后宅的事情,只要不闹的过分,他都懒得管。

等到大夫人出去,盛紘探出身子看了看,见人走远了,这才赶紧撩起袍子跪在了菩萨前。

荣国府内。

荣庆堂上。

鸳鸯从金嬷嬷手上接过一张礼单,转身交给贾母。

贾母看着礼单上的东西,不由得失笑道:

“这盛家现在也不说自己是清流了,也频繁和咱们家走动了。”自从盛家的女儿确定入宫之后,盛家的老太太就经常来贾家走动。不得不说,

两个聪明的老太太,总是惺惺相惜的....薛姨妈在一旁笑着说道:

“四个女儿都入宫做了妃嫔,就算是想做清流也做不了了。陛下仁慈,将盛大人放到礼部,倒也算是一种保护了。”

贾母点了点头,看了看时钟后对着鸳鸯说道:

“先让厨房准备吧,待会儿如海他们就都该过来了。但陛下他们过来得半夜了,不能让如海饿着,他身体不好...”

林如海拖延身体不舒服,需要休养,就不去中秋夜宴了。

同样,

李振山他们五个也都是一样的托词,贾珏虽然无奈,却也只能同意。

他们六个人,在对自己身份上的把握还是很清楚的。

既然是皇帝近臣,内阁大臣,就要和朝臣们离得远一些。

贾母最是喜欢林如海这个女婿,若不然她是绝对不会这么早就让厨房准备的,而是等贾珏他们都来了之后在开宴。

鸳鸯笑着应下,带着人出去了。

王夫人有些激动的说道:

“老太太,待会儿吃完了,咱们就都去宁国府吧。我好些日子没见到元春了,想念的紧。贾母笑着点头,其实她更想姑娘们。

只不过她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她看向王夫人说道:

“娘娘们都有了身孕了,大意不得。你在去宁国府巡视巡视,看看屋内外有棱角的地方都包好了没有。”

王夫人应下,现在自己的亲女儿都怀孕了,哪里能不慎重的?多跑几趟算什么,女儿平安才好!

刚起身,贾母又嘱咐道:

“记得待会儿提醒我一下,将孩子也带过去,凤丫头也回来,必然是想孩子的。”

她哪里知道,想孩子的不只是凤姐儿,也有贾珏......

皇宫,畅春园。中秋夜宴。

皇宫内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张灯结彩。一个个红灯笼随着夜风轻轻摇摆,好似也在庆祝大晟国运昌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