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棚鲜生(1 / 2)

“大哥,路上慢点哈,到了就先把陈老板他们的菜送过去。”王建安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王建平没回头,只把扁担换了个肩,扬起一只手摆了摆,算是知道了。

现在有小妹在蓉城租了房子常住,专门负责卖菜,王建安这边只需要按时把菜送到就成,省事不少,也用不着兄弟俩每次都一起跑蓉城了。

这两天王建安家里那两头准备母猪开始闹腾了,他要留在家里忙活这头。

送走大哥,王建安走进猪圈,母猪正焦躁地用鼻子拱着圈门,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猪槽里的猪食也只下去浅浅一层。

按照之前李杰明的说法,今天上午配一次,下午再配一次。

上午刚忙完,把3只猪弄回各自的猪圈,屋外传来自行车铃声。

王建安放下东西走出来,来人是乡信用社的李社长。

“李社长?贷款有消息了?”王建安赶紧迎了上去,摸出烟递了过去。

李社长停好车,脸上带着笑:“路过你们队上,去张老坎家收他那笔拖拉机的尾款,顺道过来给你捎个信儿。”

随后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封口处盖着鲜红的公章:“王建安,镇上信用社的领导批准了你那两万块的贷款。这是贷款批复通知书和相关手续,你收好。”

王建安接过文件袋,脸上不由自主地绽开笑容:“谢谢李社长,太感谢您了!”

“不过建安啊,领导批是批了,话也撂下了。

陈副镇长可一直关注着你呢,你这大棚和养猪场,就是咱们乡里树的典型。

典型,懂不懂?

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钱给你了,事情你就得干得漂漂亮亮的,给咱们镇上领导脸上增光。”

“李社长您放心,成功的把握大得很。”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李社长满意地点点头,“手续都在里头,你按上面要求,尽快去办后续的提款,走了!”

说完,风风火火地推上自行车就走了。

几天后,趁着家里配种的事暂时告一段落,王建安揣着新贷下来的一部分钱,还有满脑子的计划,坐车到了雁县。

尹彬正伏在办公桌上写报表,看见王建安推门进来,他有些意外:“建安?你咋跑来了?快坐。”

王建安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开门见山的问道:“三哥,上次说那个蔬菜批发公司的事,你跟三嫂商量得怎么样了?”

“上次回来之后我又好好跟她讲了一遍利害关系,她同意了。

你不是说明后年才会开始搞公司蛮?”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嘛,三哥。”王建安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

“我上次没跟你细说,我又包了挨着我原来大棚的八亩多地,下半年新老棚加起来,每天能摘的菜少说也得一、两千斤!

光靠现在蓉城那几个菜贩子零打碎敲,还有抚琴市场小妹那个小摊儿,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量,必须得找个正经的批发口子走大宗才行。”

消化完王建安的消息,尹彬问道:“那公司成立在哪儿?蓉城还是雁县?”

王建安:“雁县,不去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