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钟楼并未发出任何声响,但那无形的压迫感,却精准地投射在楚牧之的心头。
他坐在电脑前,屏幕上还残留着和林小雨的聊天窗口,女孩发来的活动照片上,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洋溢着他早已陌生的热忱。
他最终还是去了。
当他踏入那间被改造成临时工坊的社团活动室时,仿佛闯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空气中弥漫着焊锡的微焦气味和打印纸墨的清香。
上百名学生埋头于桌前,手中并非画笔或刻刀,而是烙铁与铜丝。
那些被城市淘汰的废旧电路板,在他们手中被巧妙地弯折、拼接,构成了灯笼的骨架。
电路板上细密的纹路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仿佛一条条凝固的、承载过信息的河流。
而灯笼的外皮,则是由一张张精心裁剪的《神域》游戏地图拼贴而成,那些曾经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山川湖海,此刻正包裹着现实中的电路骨架,准备被赋予新的光芒。
林小雨第一个发现了他,眼睛一亮,快步迎上来,将一套工具塞进他手里:“你来啦!快,就等你了。”她指着一个已经成型的灯笼,“我们能让它亮起来,但光线很死板。你能教我们,怎么让它亮得像……像当年那样,会呼吸吗?”
“会呼吸……”楚牧之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手中的一截铜丝上。
他甚至没有思考,手指便自动翻飞起来。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身体却像一台被唤醒的精密仪器,精准地执行着储存在最深处的程序。
左手拇指与食指扣住铜丝一端,右手灵巧地缠绕、打结。
一、二、三。三个紧密的短结。
停顿,拉长,再绕。一、二、三。三个舒展的长结。
再次停顿,回归短促。一、二、三。又是三个紧密的短结。
三短,三长,三短。
一个完美的摩斯密码“SOS”结,被他用铜丝打了出来,严丝合缝,如同艺术品。
直到完成的瞬间,他才猛然回过神,心脏狂跳。
这套动作,他以为自己早就忘了,却没想到早已化为本能,刻进了骨髓里。
那不是求救信号,在七年前那个漆黑的夜晚,那是点燃整座城市希望的咒语。
周围的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林小雨更是激动地小声欢呼:“对!就是这个!我记得,我记得光就是这么跳的!”
楚牧之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开始向他们拆解、演示如何通过简单的电路改造,让LED灯珠按照特定的节奏闪烁。
他曾经认为这是独属于自己的秘密,是那个名为“小黑”的礼物赋予他的特权。
但此刻,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他第一次觉得,这个秘密或许本就不该被他一个人独占。
夜色渐深,河岸边,上百盏形态各异的灯笼被依次摆开,如同星辰坠地。
每一盏灯笼上,都用打印的地图色块巧妙地拼贴出了一只猫的剪影,有的在奔跑,有的在回望,有的蜷缩着打盹。
这是他们对“小黑”的集体记忆。
“清明守灯祭”没有繁琐的仪式。
学生们自发排成一列,依次上前,在自己的灯笼前分享一段往事。
“我爸是当年第一批去抢修电网的电工,”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声音有些哽咽,“他说那是他这辈子最害怕的一晚,高压线就在头顶滋滋作响。可当他看到全城的窗户都开始用光回应时,他忽然就不怕了。回家的时候,他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和雨水湿透了。”
“我妈妈说,那晚是她第一次敢一个人下楼去公共水房接水,”一个女孩轻声说,“因为她从窗户往外看,能看到对面楼上,有一束光在不停地跳,像是在跟她打招呼。那个光,就在给她壮胆。”
一个又一个故事,拼凑出七年前那个夜晚的全貌。
那不是一场灾难,而是一场属于整座城市的、无声的交响乐。
终于,轮到了楚牧之。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是这一切的源头,是那个传说中的“持光者”。
他沉默了片刻,看着眼前跳动的火焰,最终只是摇了摇头,轻声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刚好在那个时候,收到了一份礼物。”
话音落下的瞬间,仿佛一个无声的号令,所有人同时按下了自己灯笼的开关。
嗡——
上百盏灯笼,上百只光影构成的黑猫,在同一时刻,以“三短、三长、三短”的节奏,同步闪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