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宸的出现,绝非偶然。
他似乎在提醒她,国际舞台上的风光,背后依然摆脱不了那些来自暗处的觊觎与较量。
带着论坛上的赞誉与更深层次的思考,墨小染回到了京市。
她在GSTIF上的发言内容与视频,经国内外媒体报道后,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东方科技伦理”这一概念,首次以如此清晰、有力且具实践性的方式,进入了全球公众的视野。
“启明”科技的股价应声上涨,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幅提升。
更重要的是,墨小染个人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身份蜕变——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年轻企业家,更是一位在国际领域拥有话语权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前瞻思想的意见领袖。
齐司衡到机场接她,看到她略显疲惫却眼神熠熠生辉的样子,紧紧拥抱了她。
“辛苦了。”他在她耳边低语,“但也做得非常漂亮。”
“只是一个开始。”墨小染靠在他怀里,轻声道,“前面的路,更需谨慎。”
她将在日内瓦与顾宸的“偶遇”告知了齐司衡和父母。
墨洐释听完,只说了两个字:“果然。”简寂则叮嘱她,越是站在高处,越要稳住心神。
夜深人静,墨小染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万家灯火。
从京市的名利场,到深海的探索,再到日内瓦的国际论坛,她的舞台越来越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复杂。
但她内心却愈发平静和坚定。
她知道,真正的力量,源于不懈的创新,源于文化的自信,源于内心的善良与坚守,也源于身边人与家国的支持。
无论前方是鲜花掌声,还是暗流险滩,她都已做好准备,继续这场充满智慧、勇气与责任的漫长旅程。
日内瓦归来的余热尚未散去,一份设计极为独特的邀请函,送到了墨小染和齐司衡手中。
邀请方并非某个显赫家族或商业机构,而是一个名为“穹顶会”的、极为神秘且低调的私人俱乐部。
据说其成员不超过百人,皆是各自领域内真正执牛耳者,涵盖科技、金融、能源、艺术乃至某些隐秘的古老家族,入会标准严苛到近乎玄学,更注重成员的“独特性”与“未来影响力”。
邀请函以深空蓝为底,烫印着星云图案,内容简洁到近乎隐晦,只标明了一个经纬度坐标,位于西部无人区深处、一个日期,以及一行小字:“观星,论道,见未来。”
“穹顶会……”齐司衡看着这封不同寻常的邀请,眉宇间露出少有的凝重,“听说过这个名字,据说他们每年只举行一次聚会,地点绝密,议题未知。能被他们邀请,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墨小染指尖拂过那星云图案,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浮华的、近乎宇宙尺度的宏大与深邃。
“观星,论道,见未来……”她轻声重复,“听起来,不像是一场普通的社交宴会。”
“风险与机遇并存。”齐司衡看向她,“那里汇聚的人,能量远超我们平日接触的层面。但相应的,未知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