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豁然开朗(2 / 2)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愈发沉凝,带着历史的重量:“诸君可还记得土木堡之变?陛下的祖父,英宗先帝,便是被瓦剌用类似的诱敌战术,致使数十万大军不断冒进深入,最终在土木堡被切断水源,重重围困,一举俘获……那一战,几乎葬送了我朝当时全部的军事精锐,乃国朝之耻!”

帐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沉重的历史阴影压在每个人心头。

良久,才有一名参将低声打破沉默,语气复杂:“听闻……听闻陛下本欲御驾亲征,以雪前耻,是众位大臣以死相谏,方才作罢。这才派了兵部尚书白齐大人押送粮草前来,并……重新启用了云帅您。”

云崇安从沉重的历史中抽回思绪,捕捉到关键信息,立刻问道:“白大人何时能到?”

旁边一员偏将答道,语气里带着些不易察觉的轻慢:“最快明日。不过……白大人是文官出身,云帅您是知道的,听闻这一路疾驰,大腿内侧都磨破了,怕是……”话未说完,意思却很明显。

云崇安却正色道:“休得胡言!白大人虽为文臣,却绝非纸上谈兵之辈。昔日与我同赴荆襄平乱,他长于谋略,精于算计,于钱粮调度、大局谋划更是无人能及,实乃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对付瓦剌,或许正需他这般缜密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寻得破敌之法。”

他环视帐中诸将,斩钉截铁地下令:“在白大人抵达之前,各部谨守营寨,加固工事,按兵不动。但全军需加紧操练,特别是针对骑兵突袭和反包围的阵型演练,不得有丝毫懈怠!待白大人一到,再共商破敌大计!”

“末将遵命!”众将凛然应声,帐中重新弥漫起临战前的严肃与斗志。

白齐来得极快,风尘未洗,只匆匆用了些简单的饭食,便第一时间赶来主帅大帐拜见云崇安。

他一入帐中,便对着正凝视图的云崇安躬身下拜,态度极为诚恳:“下官督办粮草,兼程而至,终究是来迟了一步,未能及早与国公商议军务,还请国公恕罪。”

云崇安闻声转身,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快步上前亲手将他扶起:“白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何罪之有!你一路疾驰,鞍马劳顿,为何不先好生歇息片刻再过来?”

白齐就着云崇安的手站起身,神色凝重,语气急切:“一来是深知国公鏖战心切,白某早到一刻,或能早一刻为您分忧;二来……驱逐瓦剌、稳定北疆确已刻不容缓。想必国公也已听闻,陛下在京城忧心如焚,甚至……甚至一度欲效仿先辈,意欲御驾亲征。若非众臣苦谏,恐已动身。局势之紧迫,由是可见。”

云崇安闻言,目光沉稳,语气坚定地宽慰道:“白大人放心。当今陛下,非是昔年英宗。陛下虽年轻,却胸怀韬略,处事极有章法,纵使亲临前线,也必是筹谋周全、谨慎而行,绝不会冲动冒进。这一点,你我当深信不疑。”

白齐听着云崇安沉稳有力的话语,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信任,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稍稍松弛了一些,不禁长舒一口气,颔首道:“听国公如此说,下官顿觉豁然开朗,心中这块大石,总算能稍稍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