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剑意生,风波起
九月华山,秋意渐浓。山间晨雾氮盒未散时已透著几分清寒。
可待那轮红日攀上东峰之巔,炽烈的阳光便如熔金般倾泻而下,將青石铺就的练武场炙烤得滚烫。
朝阳台上,剑影重重,掌风猎猎,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自眾弟子除魔归来后,这练武场上的气象便焕然一新。
以梁发为首的几位师兄仿佛脱胎换骨,每日天光未亮就已在场中挥汗如雨只见梁发手持三尺青锋,將希夷剑法一招一式使得中规中矩,剑锋过处,竟隱隱带起破空之声,显是功力大有精进。
场东侧,施戴子正在演练混元掌。他双掌翻飞如蝶,劲风激盪间,地上枯黄的落叶被卷得四散飞舞,在半空中划出道道弧线。
高根明则立於木桩前,专心致志地研习铁指诀,指尖在坚硬的木桩上留下道道深浅不一的痕跡,指力之强可见一斑。
这般勤学苦练的景象,全因岳不群放宽了武功传授之故。在陆大有的劝说下,这位素来谨慎的掌门终於鬆口。
除紫霞神功这等镇派绝学外,其余武功皆允许根基扎实的弟子择一修习。
岳不群此刻正立於廊下,一袭紫袍隨风轻扬,目光如电,在眾弟子间来回巡,时而微微頜首,显是对弟子们的进境颇为满意。
这般变化,最受激励的莫过於那些入门较晚的师弟们。他们看著师兄们施展的精妙武学,眼中既有艷羡,更燃起了不服输的斗志。
几个年纪最小的弟子甚至鸡鸣时分就起来蹲马步,唯恐落在人后。
其中有个圆脸少年,虽才入门半年,却最是刻苦,常常练到衣衫尽湿也不肯歇息,其勤勉之態令人动容。
日上三竿,练武场已热浪滚滚。汗水顺著弟子们的脸颊滑落,在青石板上溅开朵朵水。
但无人抱怨,更无人懈怠,唯有剑锋破空之声与拳脚相击之响此起彼伏陆大有倚在场边的老松旁,双手抱胸,望著这热火朝天的景象,眼底泛起欣慰之色。
他想起月前这些师兄们初下山时的生涩模样,如今却都已有了几分沉稳气度。华山派的薪火,
正在这朝阳台上代代相传。
山风骤起,卷著几片早凋的落叶掠过场中。但弟子们的习武热情,却比这九月的骄阳更为炽烈剑影掌风间,华山派的根基正在这日復一日的苦练中愈加深厚。
不过那位令狐大师兄,前几日確实修炼得格外专注,將一套华山剑法使得行云流水,连岳不群见了都暗自点头。
可这几日,那道瀟洒的身影又渐渐从练武场上消失了。陆大有望著空出来的那块地方,轻轻摇头。这位大师兄啊,终究还是改不了那散漫的性子。
这日,华山之巔,云海翻腾。陆大有独立绝壁,一袭青衫猎猎作响,手中长剑映著朝阳,泛著冷冽的寒光。
一年的时间《混元功》已渐渐臻至大成境界,配合七层的《龙象般若功》,一招一式间沛然大力隱而不发,却已到了举重若轻的境界。
寻常高手与之交手,往往未及近身,便已被那浑厚內力震得气血翻涌。
自华山派眾弟子修炼步入正轨后,他便潜心钻研华山十三式剑法真意,日日在奇峰险壑间悟剑,夜夜於松风明月下参玄。
耗费近五个月的时间,他已得五式剑法真意。
最先有所领悟的正是那招“清风徐徐”。剑势起处,宛若山间晨风拂过,衣袖飘摇间剑光流转这一式他已参悟至深,剑意绵绵不绝,似有还无。但见剑锋过处,松针纷纷而落,却不见剑气。
正所谓“袖引流云风拭剑,襟含虚谷气吞敌”,敌手往往未觉剑至,咽喉已现一点朱红。故曰:清风本无意,剑过不留痕。
之后在华山崖顶古松旁领悟“苍松迎客“真意。剑势若峭壁孤松,迎风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