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的预感成真了。
商队开始北上。
因为后面跟了太多灾民,行进速度自然不会多快,但因为商队有大量车马,鹿野会让人将实在没法赶路的老弱病残轮流在车上休息,因此行进速度又比普通的难民群快一些,总体处于一个既不快也不慢,稳中前进的状态。
鹿野也不急,她算了算时间,嗯,反正是赶不及回去蛮人王都主持夏日祭祀了,既然如此,那就不紧不慢地走呗~
于是她就带着商队这般不紧不慢地往北走。
——然后不知不觉地、莫名其妙地队伍就越来越壮大。
起初,加入队伍的基本都是此次江南水灾的难民。
傅霜知的赈灾政策可想而知地中道崩殂,于是原本已经稍稍可控的难民数量再度不可控,走投无路的灾民们经历了一次抱有希望又失望的经历,如今已是如同走上绝路的困兽,任何一根疑似可行的浮木都将被他们死死抓住。
而这时候,四处开始传播起“去北境”的消息。
据说北境地广人稀,去了那里,人人都有田可耕,有地可种。
据说北境有位皇帝亲封的郡主,勇猛无敌,屡次将蛮人拒于关外不说,还扫荡了无数境内的匪寇,如今的北境风气早已今非昔比。
据说傅大人的政策虽未能在江南推行,却在北境得到了推广,北境的城池会接收难民,不会将难民拒之于外,还会给他们安置,让他们安居扎根。
据说……
无数条传闻,将北境描述成了身处绝境的人们心中唯一的活路。
许多人心动了。
而鹿野这支北境来的商队一路上都未遮掩行踪痕迹,自然也有许多人知晓,如今返程,更被无数人盯着,于是,那些心动的人或主动或被动的,在遇到商队之后,自然而然地加入了队伍。
鹿野能猜到,难民中为何会有“去北境”的传闻,恐怕与傅霜知脱不了干系。
他那些安置灾民的布置注定无法实现,但却又在戛然而止后为灾民指出了另一条出路——虽然鹿野敢肯定,他的本意只是想扩充北境人口,但无论如何,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有傅霜知这般大力宣传,选择去北境的难民越来越多,跟着商队这个大部队走的自然也越来越多。
这些都还在鹿野的预料之中。
却还有不在鹿野预料之中的。
回程的路比来时更乱。
鹿野以前觉得北境怕不是当今最混乱的地方,但如今却觉得,这大魏的南方,混乱程度早已超过北境,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路上的盗匪贼偷数不胜数,虽然凭借商队的巨大体量吓退了绝大多数,但仍旧有些胆大包天的,看着商队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马便起了贪心,而这样的人,自然是被商队利落的拿下。
这些倒也罢了。
然而,如今的大魏,更乱的却还不是这些野外的盗匪,而是城池之内。
一路走来,鹿野发现,如荆县桐县那般有各种内忧外患的城镇简直数不胜数。
有如桐县那般被乱民贼子占据的,有如荆县那般被本地恶霸挟制的,还有各种表现地奇奇怪怪,但最终结果无一不是百姓受难的。
鹿野是个好管闲事的,于是正如她在荆县桐县做的那般,只要遇上的,只要力所能及又不花费太多时间,她便都顺手出手了。
而出手的结果就是——
主动跟随她的人更多了。
如秦家那般小有家财,却决定跟随她举家搬迁北上的人家又多了几家。
如水灾难民那般一贫如洗只想去北境找个活路的人更多。
于是,商队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飞快扩大着。
商队仅仅几百人,管理着越来越庞大的队伍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好在队伍中还有如秦家这般的人家。
识文断字,知事明理,又主动向鹿野表明了追随效忠的心思,于是鹿野用起来也是毫不含糊,人不够?那就让人将事情都吩咐下去,再不成从难民中挑选人做管理也无不可。
总之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办法总比困难多,队伍虽在不断壮大,鹿野却并没有觉得多困难,这也是之前有过一次大规模护送难民去北境的好处了。
一回生二回熟嘛。
因此,鹿野不担心这日益庞大的队伍,反而比较担心这队伍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天下大乱了。
本次大魏水灾主要集中在江南之地,灾民也多出自江南,因此,在江南之地行走时,商队人数是增长最快的,无数难民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投靠跟随着商队,这些本在鹿野意料之中,因此并没有半点惊讶,然而,等到商队终于走出灾区范围,甚至连外缘也已经远离后,队伍却还在以毫不消减的速度扩大时,鹿野便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
灾民去北境是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
而灾区以外的百姓们呢?
——自然也是因为无路可走。